登陆注册
32101700000099

第99章 明得是非,识得大体

“原文”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释义”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搞小恩小惠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发泄个人不满。

不识大体的顽固将帅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西点军官,母亲是一位非常有修养的富商,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麦克阿瑟,在19岁便考进了著名的西点军校,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军校大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担任很多职务:美国霓虹第42师参谋官、师参谋长、84步兵旅旅长、42师师长等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还曾担任过著名的西点军校校长;50岁便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军职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担任了美国远东部队司令官;后来在美国入侵朝鲜时,他担任“联合国军”的总司令,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麦克阿瑟的军旅生涯竟然在鼎盛期戛然而止。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将军的全部军衔被撤免。这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我宣布: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已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所担任职责的问题上了,这对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非常不利。所以,根据美国宪法给予我的特殊责任和联合国赋予我的责任,我深表遗憾地决定: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权(即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等全部职权)任命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麦克阿瑟的职务一一被撤销。在朝鲜战场上,他已经没有任何留下来的价值,所以他只有解甲归田了。

事实上,麦克阿瑟被撤免全部军衔,主要原因在于他与白宫有所冲突。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坚决反对罗斯福提出的“欧洲第一战略”,而主张“要在远东打一场民族性战争,决不能在欧洲联合英国苏联打一场‘国际性’战争。”杜鲁门上台后,仍然推行欧洲第一的政策,麦克阿瑟对此只有沉默以对。

在美国入侵朝鲜时,麦克阿瑟与决策层矛盾更加严重,他们的矛盾起初是由对待台湾政策的问题上引起的。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政府已经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如果美国继续援助蒋介石的政府,不但会疏远中国大陆民众,而且很有可能会激起亚洲国家强烈的反美、反西方的情绪;更不应该派遣国民党军队参加朝鲜作战,与其支付费用给他们,还不如用这些费用来支援自己的军队。所以,美国政府最终决定,与台湾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军界的反对。麦克阿瑟提出:美国政府应该坚决支持“中国国民党”,反对中国共产党。但是政府并没有接受麦克阿瑟的提议,后来,麦克阿瑟访问台湾。返回后发麦声明称:台湾一旦受到共产党的攻击,美国与台湾的“有效合作,马上就能完成部署”。

同时,蒋介石也发表公报称:我和麦克阿瑟将军的会谈,已经奠定了共同保卫台湾和“中美军事合作”的基础。

这一个声明、一个公报让美国政府的决策层感到非常不安。于是,杜鲁门总统以国防部长约翰逊的名义发出一封信件。在信中用了严厉的措辞警告麦克阿瑟,让他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导致爆发战争的行为,更不要给其他国家留下发动全面战争的口实。

但是,麦克阿瑟根本没有理会这样的警告,仍然一意孤行。并且还在发给“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野营活动”的贺电中,直言不讳地写到:如果有人说保卫台湾会失去亚洲人的支持,那么说明他并不了解东方人。

杜鲁门获悉这样的电文,非常恼怒,所以考虑解除麦克阿瑟远东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但经过仔细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个想法。

但是,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一败涂地后,开始狂热地鼓吹扩大战争。根本没有把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权威放在眼里,坚持自行其事。这给美国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舆论压力。杜鲁门终于忍无可忍,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权。

后来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说:“我认识到我本人除了解除这位国家的战场上最高指挥官职务外,没有别的选择。”

很明显,麦克阿瑟之所以会被解除职务,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和能力有限,而是因为他没有看清当时的国际形势,没有将美国的全球利益放在第一位,又固执地与美国政府唱反调,所以导致了他的亨通官运戛然而止。

深明是非的一代贤后

千古明君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依靠手下一批谋臣武将外,还得益于一个重要的人物——长孙皇后。

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宗皇帝,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事务,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深得宫内外的好评。

因为长孙皇后端直有道,所以,太宗十分器重自己的皇后。每次退朝回到后宫,太宗都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认真听完,她不愿干预国家大事,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唐太宗知道她公正无私、有见地,所以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太宗,她相信太宗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官拜谏议大夫,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太宗的一些不当行为和政策,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魏征之忠谏不分事大事小,一律当面指出,有时让太宗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一次,唐太宗无事,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去郊外狩猎。还未出宫门,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当时,太宗兴趣正浓,心想:“一个富有天下的堂堂天子,要出去狩狩猎,消遣一次又会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然坚持狩猎。谁知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结果,弄得太宗兴致全无,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到后宫见到了长孙皇后,还未消气,气呼呼地说:“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长孙皇后忙问什么原因惹得皇上如此生气,等太宗把原因说明之后,长孙皇后连忙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向太宗贺喜:“恭喜圣上!贺喜圣上!”唐太宗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喜事,问道:“喜从何来?”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得有理,于是满脸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得以保住了他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虽然贵为皇后,长孙氏并不因此骄矜自傲,她仍旧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尤其是对年事已高的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经常提醒侍候太上皇的宫女如何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儿媳那样力尽孝道。

长孙皇后虽为六宫之主,但是对其他妃嫔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专宠,反而经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有一个妃子刚刚生下一位小公主,就患了重病,长孙皇后前去探望,这位妃子病势沉重说不出话,见到长孙皇后,泪流满面地指着小公主。长孙皇后一下就明白了,她是不放心小公主。长孙皇后把小公主抱起来,对这位妃子说:“我既为皇后,就是她的皇母,请放心,我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育。”果然这位妃子去世后,长孙皇后就把小公主接到自己的宫中,专门请人抚育直至长大成人。

长孙皇后出身官宦之家,如今又是六宫之主,但她却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衣服饰品从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以节俭为主,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后宫充满朴实风尚,为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之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长孙皇后不但自己奉行勤俭节约的政策,而且对太子李承乾也严加约束。太子李承乾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长子,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于太子将来要继承皇位关系到大唐的社稷久安,所以对太子的约束更加严格。太子东宫事务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一日,遂安夫人觉得东宫的日常开支太紧张了,而且好多器物都陈旧了,就向长孙皇后请示增加东宫的开支,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断然拒绝遂安夫人的请求,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后宫所有人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外戚专权是历代朝纲混乱的原因之一,长孙皇后自幼熟读诗书,当然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经常规劝太宗不要顾及自己的家人,同时她时时提醒家人,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后就要仗势胡作非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算得上是开国元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反而处处避嫌,免得给人留下话柄。

凡事都是有规矩的,皇帝的家人也不例外。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标准的金枝玉叶。出嫁时,向父母撒娇索要丰厚的嫁妆,超过永嘉公主的数倍。永嘉公主是长乐公主的亲姑姑,永嘉公主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嫁妆因而比较简朴。等到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魏征听说此事后,觉得不合理法,所以进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规矩自然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改变。回宫后,唐太宗不经意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后对此十分重视,她对太宗说:“妾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之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为结发夫妇,情深义重,仍恐陛下位高,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希望陛下从之。”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不幸受了风寒,引发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大赦天下,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亲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就连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并非人力所能决定。如果修福可以延寿,我从没做过恶事,为什么还得此重病呢?如果行善无效,那求福又有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是清静场所,如此万万使不得。因我一人,乱天下之法度,更会加重我的罪孽!”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含泪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于贞观十年(636)在立政殿逝去,享年仅36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太宗,她死后薄葬,一切从简。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气势十分雄伟宏大的昭陵,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中国历史上出了许多有名的皇后,长孙皇后当之无愧,她识大体、明是非,用自己的贤惠和远见卓识引导一朝帝王,影响着满朝群臣。

智慧总结

“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能辨别是非上,也表现在能明识大体上。从现实而言,不可能有绝对的民主,所以,明辨是非之后,还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不要伤上司的自尊,照顾好领导的面子。另一方面,作为决策者,要善于公正地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存偏见和私心地采纳意见,这样,最后的决策才可能正确,有见地。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沉思录Ⅱ

    沉思录Ⅱ

    本书汇集了爱比克泰德其中的部分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醉白鱼

    醉白鱼

    有的人喝多了睡,有的人喝多了醉有的人喝多了闹,有的人喝多了笑可偏偏就有那么个特例,喝多了无比清醒,就是妈都认不得了~~~
  • 宇宙黑洞之重回太空

    宇宙黑洞之重回太空

    宇宙中,两个超级文明:中星人和海盗星人发生了战争,地球很不幸被卷入战争。海盗星系的人用黑洞武器让中星人只能逃命,而中星人使用白洞让海盗星人逃都逃不了。时光号和战友与海盗展开了无尽的战争,在最后的时刻,时光号在战友的协助下闯入海盗星系大本营,一举毁灭了整个海盗星系,让海盗星人再没有实力与中星人对抗。这个时候,地球退出战争,时光号飞船也回归到黑洞里。十年后,时光号飞船再度出现,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 灵珠召唤

    灵珠召唤

    兽医木天穿越异世界,什么你能契约三只灵兽?不好意思我能契约一群。什么你们的灵兽没有智慧?不好意思我的灵兽都是智慧美女。看木天如何走向巅峰……作品交流群:710065768
  • 那些年我们养过的拉布拉多

    那些年我们养过的拉布拉多

    只是一部寄予希望的小文章,希望奶油真能如故事中一样有一个好的归宿。
  • 游魂的进化之路

    游魂的进化之路

    死后偶然穿越,成为一只孤魂野鬼,所幸带有进化系统,开始小鬼的进化之旅。
  • 蛮霸天下

    蛮霸天下

    他出身王府,身具远古神兽血脉,出生那刻天降异象并且血脉之力在出生那刻就已经开始向着远古先辈的血脉进化。他谢蛮一生富贵却不干如此过完一生,就开始了他那争霸的道路。。。。。。
  • 不否传

    不否传

    天有尽,地有头,九世为人的尽头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 仙天帝尊

    仙天帝尊

    上有仙,下者皆凡。下有凡,上者皆安。我便在,凡人安家。取名为“安”,名为安凡。
  • 人形吸血鬼

    人形吸血鬼

    为了让人类拥有更强的力量,“吸血鬼病毒”诞生了。相比于人类,吸血鬼拥有更强的体力和更高的智力。他们是进化后的人类。吸血鬼到底应该就这样和人类共存,还是应该被彻底清除?吸血鬼和人类共处一世的故事,就此开始
  • 魔女蜜园

    魔女蜜园

    在别人眼中她是甜美可爱的小天使,但是大家都错咯,她是集狡诈、邪恶与一身的撒旦后代。她总是用甜美的外表蛊惑人心,然后再用她骨子里的阴险把人整得竖白旗,当大家发现身边也有这一号人物时,记得躲得远远的。要不然会像他一样,被她缠住一辈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