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后,社会主义超越了苏联一国范围,向东欧和东亚扩展,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而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如果说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全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或者说全都是由苏联输出革命、外部强加,都有失偏颇。这些国家大都是落后甚至很落后的国家,本身并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然而又大都是由苏联红军解放或者在苏联帮助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不得不接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而苏联也将自己的模式绝对化、神圣化、普遍化,强行让别国学习、模仿、照搬。斯大林在苏共十九大上说,外国大多数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不高,需要向苏联共产党学习,要在自己的国家利用苏联的经验。同时苏共还推行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要求各国党必须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之下,许多东欧国家都被迫接受苏联模式,不顾具体国情,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从1953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38年,是苏联历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苏联国民经济有了一定增长,人民生活相应也有所改善。同时,苏联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防力量不断加强,航天、核工业等一些尖端科技领域一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所有这些,都为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争霸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斯大林时期形成并固化了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积弊不断加重,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相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60-7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使得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就相应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体制改革在客观上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但是,斯大林以后的几位苏联领导人由于他们主观认识上的局限和种种客观因素,尽管进行了不少改革的尝试和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始终未能在实现体制改革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中作出实质性的业绩,反而在不少方面强化了这一体制的固有弊端。这就使苏联模式大大落后于苏联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没有作到与时俱进,反而达到更加僵化的程度,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经济停滞、政治衰败、人民冷漠和整个社会失去了生气和活力的被动局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改革已是一步险棋,加上以**********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不善于统揽大局,难以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反而把以民主社会主义为蓝本的“新思维”作为对苏联社会制度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将“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苏联“改革”的目标取向,从而全面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提出了“多元化”“民主化”“公开性”的政治主张,使苏联社会主义陷入全面危机,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全面演变和解体,使苏联70多年来取得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也使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最终失败。
此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发生了剧变。但是东欧的剧变与苏联的解体是密切相关的。正是**********的所谓“改革”诱发了东欧的剧变,而东欧的剧变,又反过来加速了苏联的演变和解体。苏联的解体,是整个苏联、东欧剧变的高潮和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及苏联、东欧的剧变,是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变,也是二战以后国际政治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所遭受到的最严重的挫折,是世界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大地震”。它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国际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冷静地思考、辩证地分析,苏联的解体和苏联、东欧的剧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不同层面上看,主要原因有:
(1)从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看,内因是决定性原因。从内因讲,主要在于苏联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僵化,而又迟迟得不到更新,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国内各种矛盾不断发展和激化。而执政的苏联共产党不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导思想混乱,路线不正,官僚腐败,缺乏民主,威信下降,丧失凝聚力和战斗指挥力,特别是在改革中又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推行错误路线,使改革步入歧途,同时给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外因讲,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这对苏联、东欧剧变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
(2)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看,现实原因是直接的导火线。苏联模式的僵化弊端,造成各国国内矛盾长期积累、发展和激化,虽然这些矛盾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些矛盾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已到了除改革别无选择的紧要关头。但恰恰在这一历史转变的紧要关头,执政党推行了一条把“改革”引向“改向”的歧路,颠覆和动摇了社会主义的“根基”,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这就使现实的因素成了苏联、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
(3)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对外政策等诸多综合原因看,经济没有搞上去是根本性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正如列宁所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主义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苏联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落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面,也没有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使得人民对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这是苏联、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所在。
(4)从苏联、东欧剧变多种因素和诸种合力中,执政党建设没有搞好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苏共作为执政党,长期推行教条主义和“左”的激进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固守教条,因循守旧,脱离国情,急于求成,思想僵化,不求创新。当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传统体制已经束缚经济发展、影响干群关系、滋生官僚主义与腐败时,仍不进行改革,在非改革不行时,又缺乏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和社会基础,因而陷入盲目与混乱,致使改革中没有正确的理论、路线与成熟的领导集体来引导,致使**********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搞乱了党和人民的思想,特别是执政党内部严重分裂,使维系联盟国家的政治纽带断裂,从而造成苏共的垮台、国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败亡。
苏联的解体和苏联、东欧的剧变这一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大地震”,损失是惨重的,影响是恶劣的,教训是沉痛的。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特别要立足落后国家的实际,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的巨大潜力和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在实践道路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