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37100000013

第13章

有为法依缘力能生彼无不生。如眼识眼色明空。忆彼生和合意作眼识生余。阙一则不生。若与余识相应。念念眼生灭和合。阙此眼识不生。若彼眼依识欲生彼不生。若彼眼生灭已。彼必定不复生。如是色彼缘阙。彼眼识未来灭不复生。如是余识身如得生说。若彼生灭彼初非智缘。如是事不数数而灭名非数灭。略说未来不生法中。缘阙毕竟不生。自然灭名非数灭。问曰已说有为法因。彼何法何因。答曰。

前因相似增  或俱依倚生

二因及一缘  一向已生说

前因相似增者。前前法如是相似未来因。亦增因非灭因。如软善根软中上自地善根因中增。增增因修习法住增非减。非胜法为下因。或俱依倚生者。如相应共有因。二因及一缘一向已生说者。自分因已生说非未生前生后生自分因。说非未生有前后。如是一切遍因。亦说当知次第缘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心心数除。余过去现在心心数。彼一切名次第缘一种。一种不差别前聚后聚。次第缘故名次第缘。问曰何故色心不相应行非次第缘耶。答曰众杂事色杂如是。一时欲界****不相应现前。如受戒凡夫及圣人亦不相应行。三界不相应一时现前。心心数不杂事故得名次第缘。问曰报为众生数。非众生数耶。答曰。

报是众生数  有为解脱果

有缘说俱转  谓于他相转

报是众生数者。众生数法必定得名为报。何以故不共故非非众生数共故。问曰报者何义。答曰不相似受故。如善不善无记。问曰果法说何者。答曰有为解脱果。一切有为法善不善无记果。因缘相依故数缘灭。无为者彼说道果。问曰有缘法云何缘中转。答曰有缘说俱转。若法有缘彼一时缘转不别异。问曰何处缘转。答曰谓于他相转。他攀缘义也。非自性自性缘。何以故自性离自性故。一切事中如眼不自见。指端不自触。刀不自割。相应不缘。何以故一缘故。俱生亦不缘太相近故。如眼著药捭眼眵。眼睫太近故不见。自依不能缘。问曰彼有住处无住处耶。答曰。

遍因无处所  欲生时解脱

烦恼智心中  道欲灭时灭

遍因无处所者。此遍因心心数二眼因生一识。如是耳鼻舌识亦然。若有处所应一眼中生。若然者应一眼见非二眼见。或两识生不然是故无处所。问曰何心解脱。为过去现在未来耶。答曰欲生时解脱。欲生时道灭烦恼。是故欲生时得解脱。无学心障中得解脱。问曰道生时断烦恼耶。答曰烦恼智心中道欲灭时舍。道欲灭时断。烦恼欲生是未来。未来道不能作事。是故无碍道欲灭时舍烦恼。解脱道欲生时解脱烦恼得。次说烦恼名。问曰有爱有几种。答曰。

有爱有五种  无有唯一相

爱事余烦恼  断离是三界

有爱有五种者。有爱名有中贪著彼五种。苦集灭道见修道断。无有唯一相者。无有爱名断见。自身断乐。彼亦修道断。何以故见爱见道断。此亦转爱是故修道断。此须陀洹虽不断亦不共行。何以故断见所长养故。彼皆上现前彼须陀洹断尽。因缘相应知故。问曰如世尊说断界离界灭界何者是。答曰爱事余烦恼断离是三界。断爱离界彼爱染著相应事。断灭界彼亦染亦相应。彼若余烦恼断彼断界。彼相应非染。近对治故如是建立。如是一切一相十一心。欲界善不善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三除不善。无色界三亦如是及无漏。问曰此中几秽污心得几善几无记。答曰。

秽污心得十  智者如是说

善心必得六  无记即无记

秽污心得十智者如是说者。界地地来还二界善秽污隐没无记心得相续心。余无色界善秽污不隐没无记。彼现前事得。问曰欲界****不隐没无记云何。答曰变化心****欲生时得。彼禅力得非余。是故非无记得退非无漏。如无学退学得。如是等如是得故缘次第说。非一人一刹那中得十。善心必得六者。善心得六如尽智。欲界善无漏心中。变化心亦无记。如是****无色界善心及无漏。无记即无记者。不隐没无记心唯得无记心。非余现前亦得前已说。非彼刹那未得心得。问曰十法菩提分彼中几根性。答曰。

菩提分六法  当知是根性

诸法若相应  当知是他分

菩提分六法当知是根性者。信等五及喜觉支。余者非根自性。问曰为自性相应法。为他性相应法。答曰诸法若相应当知是他分他分相应。当知非自性自性伴。一时无二故。问曰何处得解脱。答曰。

缘中得解脱  大仙如是说

亦少断而缚  见道及修道

缘中得解脱大仙如是说者。缘中离烦恼不能于相应解脱。何以故一刹那故。烦恼心一念缘中。众生愚惑于缘不愚。故解脱烦恼成就。问曰若不相应亦断不断耶。所断者相应不相应耶。答曰若不相应亦断。亦少断而缚见道及修道。有少分断亦非解脱。如苦智生集智未生。若见苦断烦恼断。彼见集断一切遍烦恼缚。修道中亦一种断。彼中八种缚乃至八断究竟下下缚。问曰见谛云何得不坏净。答曰。

二觉于三谛  四由见正道

能起不坏净  修习于二世

二觉于三谛四由见正道能起不坏净者。苦集灭无间等。得法不坏净及圣爱戒。彼三法自性故。见道一切得四种佛法僧彼中有故。问曰几世法修。答曰修习于二世。现世修行未来得修。问曰何法随心转。答曰。

一切心数法  说与心俱转

若心相及余  作亦应当知

一切心数法说与心俱转者。一切心数法说与心共行。何以故共心一缘故。若心相及余者。此心相生等彼亦随心转共心一生灭故。及余者。如是余心数相亦随心转。一种方便安隐故。作亦应当知者。此业名也。彼中说心数处。已说思身口业。未尽今当说彼禅道无教戒彼力生故说作。彼随心转心一果故。心作一事一切随心转说。问曰断法云何。答曰。

断诸有漏法  智者亦无垢

灭未来说远  此余说则近

断诸有漏法者。一切有漏法断有过故。是故无漏不断。彼无垢故无过去垢故名断。如衣有垢浣事。问曰知法云何。答曰知者亦无垢。若有漏法及无漏法。是一切知法。一切法智境界故。随方便智如智品说。问曰远法云何。答曰灭未来说远。不办事故四种远。作事远处远相远自分远。不办事远者过去未来世道。处远者海此彼岸。相远者如地与虚空湿与暖异。分远者善法不善法。欲色无色虽一相彼亦是远。此余则说近者。余现在及无为彼当知近。现在能办事故近。无为随处速得。数缘非数缘灭。随处得。虚空者遍一切处。问曰决定法云何。答曰。

所谓无间业  及诸无垢行

慧者说决定  见处是有漏

所谓无间业及诸无垢行慧者说决定者。无间业邪定如是法决定将向地狱故。余亦有恶行决定能趣地狱。彼不定无间非不定。已说决定无垢行正决定得解脱果。除五无间业余者不定。有漏及无为不定。问曰见处法云何。答曰见处是有漏。一切有漏法是见处五见相应故。若此法秽污见缘。相应使俱生伴法中住。彼法名见处。问曰几根众生成就答曰。

说有十九根  谓成就极多

极少成就八  晓了根所说

说有十九根谓成就极多者。若一切多成就根彼十九。如不断善根不缺根二根故。此凡夫是故彼无无漏根不缺根。如是未离欲圣人。彼一根二无漏无。极少成就八晓了根所说者。若一切少成就但八。如余身根断善根。彼有身意命根五受等。及生无色界凡夫彼意命舍根信等五根有。问曰几种触。答曰。

增语及有对  明无明处中

所谓得果者  是则双道事

增语及有对明无明处中者。彼意识相应触增语触。何以故增语依转故。由增语转彼名增语。由意识故语转。是故意识与彼相应触名增语触。或增语名彼意识分别境界非余五识。是故增语境界相应触名增语触。五识身相应触名有对触。何以故有对依缘故。五有对触。秽污无明触。无漏明触非秽污。有漏非明非无明触。问曰云何无碍道得果者。为无碍道解脱道耶。答曰所谓得果者是则双道事。双道俱得果。无碍道断结得。解脱道得解脱证。如以毒蛇一手著瓮中一手蔽头。如怨家一手推出一手闭门。问曰阿罗汉住何心入涅槃。答曰。

无著住报心  得入于涅槃

生有及坏有  本有亦复中

无著住报心得入于涅槃者。一切所作事中平住任运心。阿罗汉住报生心中入涅槃。亦住威仪心入涅槃。何以故任运行故。说住报心入涅槃。彼自然心断随顺故。住无记心入涅槃。善心中相续彼次第心自息。不善心身离欲时舍秽污心。有顶离欲时舍善无记现前。彼最后心是故住如是无记心入涅槃。问曰几种有。答曰四种有。生有及坏有本有亦复中。彼生有者。生刹那若阴生。坏有者死时最后阴。本有名生有死有中间阴名本有。中间有名死已乃至未受生有。此中间处所阴名中有。或有不立中有者。彼人处所中间不相续。彼言不相应。何以故心数依处转见。此心数依处见非余。彼何所依共报身。此不存中阴者。欲界处相续见行相违心数转。是故不生相续。若存中阴者彼依处。如是中有阴生见。法不相违心数转。相应成就处相续故。是故必有中阴。问曰如佛说有厌离。云何厌云何离。答曰。

诸智在苦因  及忍修于厌

离欲得无欲  说在于四中

诸智在苦因及忍修于厌者。苦集缘智及忍说厌厌事转故。离欲得无欲说在于四中者。苦集灭道中智及忍说厌离。能坏欲故。彼中忍见道坏智者。修道无碍道断烦恼不复见道智。无碍道修道中有四智。

问论品第十

离律不律仪  而得于律仪

不因彼得胜  若能知者说

答曰有无****没生色界。凡夫法彼人界流转时。舍戒系属界故。是人生****时。得彼禅戒退分故是故不增。

颇得沙门果  圣贤离诸过

得有为善法  不名为修习

答曰有如本得退得过去彼但得不增。是故名不修习。余习修不能现前。本所得者更得。

颇道兴起时  未离诸过咎

解脱时离恶  能决定者说

答曰有如未来修如前生现前。尽智除。若余未来尽智。彼欲生时得彼时未解脱。何以故本时障解脱。一切未来无学。相续心解脱故。

颇光曜烦恼  起已定相应

清净初禅中  而得于退法

答曰有光曜缠生。退阿罗汉得尽智者。初清净禅尽智力。得彼时舍彼学无学。或熏修初禅等。

颇有见谛道  得于诸善法

彼法是有缘  智者不见缘

答曰有欲界中无间等边得世智。欲界阴不见比智彼无间边得世智。是故彼时不见欲界阴。

颇果有漏慧  相应净功德

不相应智慧  彼时得彼果

答曰有如欲界离欲。非梵世离欲。彼欲界第四禅果。变化心不相应断故。成就彼于此禅中彼果。彼禅中不相应慧不断故。如是****变化心说。于下上地离欲不离欲。

颇住无碍道  成就于诸灭

障碍彼烦恼  非彼无漏见

答曰有如有漏通生住无碍道。随地通能生彼地离欲。彼有通离欲断。是故彼住无碍道彼远离成就。常相续得远离。

颇有烦恼灭  无垢者获得

非舍彼烦恼  于彼无垢尽

答曰有如光曜中梵世生。欲生时欲界烦恼远离得。如是彼前已断彼远离得。世俗故彼地系属。是故地流转舍。又复还来得彼得名远离得。

颇无垢净地  未曾得而得

非离欲非退  不依于见道

答曰有如色离欲证决定无漏。无色修道中方便得。

颇未得法中  而得于胜利

不舍彼不利  若曾学者否

答曰有彼初生无漏品。除余无漏功德。得时彼不舍凡夫事。苦法忍彼退一切无漏功德。不得凡夫事。

大德优波扇多为利益弟子故造此阿毗昙心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报告大人公子又要搞事情

    报告大人公子又要搞事情

    反穿回来后,欧阳念终于知道了。所谓的初恋其实是别人专门请来勾引她的。贴身的丫鬟其实早就被人收买。所谓的叛国其实是遭人陷害。 爹爹战败其实是一场惊天阴谋 那个救她回去的人是摄政王。 那个暗中保护他的人也是摄政王。 那个传言不近女色的摄政王其实一直在暗搓搓的喜欢她。 欧阳念想,放着这么好的未婚夫不要,她之前一定是脑子被门夹了。 这一次,她果断抱上了摄政王的金大腿。 本以为从此可以横着走了,结果没横几天,摄政王他…… 失!忆!了! 失忆了摄政王一身煞气:你是谁? 欧阳念眨眨眼:你媳妇儿。 摄政王冷漠脸:你胡说!本王尚未娶亲,哪里来的媳妇儿! 后来…… 欧阳念看着拦住自己的人冷笑:“摄政王这是何意?” 夜冥轩:来接我媳妇儿回家。 欧阳念继续冷笑:摄政王尚未娶亲,哪里来的媳妇儿!
  • 网游之仙境挽歌

    网游之仙境挽歌

    一个16岁辍学在家的宅男唐羽择,却因为资深玩家的身份被选为了一款新上市的跨世界级虚拟网游的首批玩家,然而这个幸运的开始却很不幸的因为游戏制作的私心,将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困在了虚拟世界中,他们不会感到饥渴,不能再体验真实,却会因游戏角色死亡而在现实中死去。现实中本就一无是处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花容月貌

    花容月貌

    额……现在开始是真的真的要开始正常更新了!前段时间忙得睡都没的睡啊~纠结……小歉疚……皇家有好女,亭亭而玉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相府美公子,风流才貌全,一朝得状元,又被赐婚姻。公主心焦急,匆忙逃婚去。公子受命令,无奈追妻忙。花容又月貌,红颜多薄命,试看碧雪兰,如今为谁绽?
  • 这个帝后惹不得

    这个帝后惹不得

    李颜辞,欲天界各大佬最宠爱的人,帝仙宫尊上的帝后…凌云策,帝仙宫的尊上…后面的身份会慢慢出来“大哥,你和大嫂怎么认识的?”“打架打认识的”“大嫂,你和大哥怎么认识的?”“打架”
  • 毒计算机二级

    毒计算机二级

    有人浪迹江湖,有人寒窗苦读,有人阿谀奉承,有人早已麻木,这就是江湖,身不由己
  • 呆萌配腹黑:天长地久

    呆萌配腹黑:天长地久

    当有一天末世突然而至,你的反应是什么?苏阿陌眨了眨大眼:船到桥头自然直。低头继续发呆。众人默......宫少泽和苏阿陌第一次相见,“别咬,在咬揍你!”“就咬就咬。”第二次相见他重伤她旁观,宫少泽一脸黑线:“麻烦你包扎伤口的时候认点真好吗?”苏阿陌看着被包扎成木乃伊的宫少泽委屈的说道:还要怎么认真?第三次相见时他在上她在下,宫少泽:我陪你睡。苏阿陌一脸懵懂:睡觉还用陪吗?(一对一,甜宠,呆萌,爆笑,温馨。空间。)点击就果断收藏吧,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 重生之六零天后

    重生之六零天后

    一朝重生,林慕音成了六零后。戏剧化的是,前男友也跟着重生了,而且还是她的娃娃亲对象?正所谓,分手的男女见面,分外眼红。林慕音一脚踹掉渣男,毅然凭着一副好嗓子踏足乐坛。没想到前男友扛着一把吉他竟紧追不舍。好,你想红是吧,我就偏不让你红。某歌迷心声:听说天后和歌神不和?CP粉出来站墙:谁说的,他们不是青梅竹马,从小就订了娃娃亲了吗?某天后骂某歌神:唐斯年,你有种再抢我金曲销售冠军。第二日报纸头条:震惊,华语乐坛一大憾事,天后、歌神演唱会后台打架,伤重,送医院,猝……
  • 猎人里的假面

    猎人里的假面

    有的人明明死亡,却永远留在人心。有的人明明活着,却永远不在人眼。死亡者永享安宁,存活者负重前行。你要怎么选择,死亡或者苟活,停留或远行。
  • 魔法现代帝国

    魔法现代帝国

    一个修真界的小偷,在修真界和凡间界乱偷,最后给连手让其死亡,最后重生异界,在异界习到魔法运用,用魔法打造出现代的科技,用魔法科技和各个文明的战斗,最后成为继亚特兰缔斯后又一个科技之神的故事。。。。。。
  • 玄魔芒果干

    玄魔芒果干

    玄魔大陆历经无数沧桑的岁月,这里有着强大的妖兽部落也有着几乎掌握着整个大陆的四大家族。而在玄魔大陆一个偏远的小型大陆上,有一对祖孙两和一只雪白的大猿猴一直生活在一座神秘的山林里。直到有一天老头突然不见了,小孩也带着那猿猴开始出山冒险。慢慢的小孩发现自己既然与四大家族当中的林家有关系,而一直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猿猴也有着不一样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