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44700000077

第77章 经济学家不能治国(2)

现实中类似这种为经济学家反对,而且从理论上说经济学家的确正确的政策还不少。例如,有79%的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增加了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中的失业”,从而反对最低工资法。但现实中几乎各国都有最低工资法,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还在不断提高。经济学家关于最低工资法既无效率(引起失业)又不公正(对找不到工作的工人不利)的分析的确有道理。但现实中最低工资还有保护部分不熟练工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最低工资作为一种福利制度有其不可逆性。哪个当权者都不愿意取消最低工资法引起穷人的反对和政治对手的指责。这些从经济学角度看不正确的政策之所以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经济学家通常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分析经济问题,并抽象出理论,这些理论本身逻辑严密,也反映了经济现象的本质。但理论本身并不是政策。现实比经济学的假设要复杂得多。理论对政策有指导意义,但制定政策还要考虑到许多经济理论未涉及的因素。经济学家的天真就在于坚信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并要顽固地把这些理论直接变为政策。如果经济学家不能成为擅长处理复杂现实关系的政治家,懂得玩弄政治上的平衡,就不能治国。因此,如果曼昆仍然在坚持他的自由贸易和其他理论,恐怕也会像他的许多前任一样不得不辞职。

治理一个国家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套制度。制定出一套正确政策,靠的也不是经济学家,而是民主决策制度。美国的确有许多优秀的经济学家,但美国的经济政策大体上没有严重错误,靠的不是这些经济学家而是制度。民主的决策制度并不能保证总是产生正确的政策或最优政策,而是可以减少政策的失误,使政策不犯根本性错误,或者有了错误也可以依靠制度得到纠正。

民主决策制度的核心不是多数原则而是权力的相互制衡。在美国的经济决策中有两个相互制衡的决策者:决定货币政策的美联储和决定财政与其他政策的政府和国会。美联储是独立决策的,不受政府和国会的控制,这样它就能对政府和国会的决策起到制衡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面临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卡特总统和国会认为,应该首先解决经济衰退,采用扩张政策。但以沃尔克为首的美联储认为首先应该实现物价稳定,所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这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使经济衰退更严重(失业达到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物价迅速下降,并迎来了8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如果没有美联储的制衡作用,恐怕美国也难以有80年代的繁荣。当然,制衡作用也并不总是一方拥护的另一方就反对。更多的时候是双方的结合。但这种制衡作用可以使政策失误减少,并消除重大失误。

就政府与国会而言,也存在制衡关系。财政政策、贸易政策或最低工资法政策由总统代表政府提出,由国会讨论通过后,由总统签署并实施。这种程序使政策制定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减少了政策失误。总统作为政府的代表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政策的。国会议员则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们各自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出发来考虑政策。任何一项政策都会有利于一些利益集团而不利于另一些利益集团。在国会讨论一项政策时,也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争论,相互妥协,并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当国会最后以多数原则通过一项政策时,表明这项政策代表多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这种政策往往是一种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结果,形成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这种平衡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是重要的。在国会讨论中,还有一个重要力量是院外游说集团,他们代表各自利益集团的利益向议院申诉或施压,对于实现最后各利益集团的平衡也是有帮助的。最后总统的签署则是对国会讨论结果的审批,因为当总统从整个社会角度认为国会的结果有问题时,仍有否决权。

在外人看来,这种民主就是议员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其实这正是民主的决策过程,争吵是各自为自己的利益集团争取利益,动了感情大打出手也不足为奇。正是有了这个争吵过程,才有政策的失误减少。如果国会总是一致通过,大家和气一团,那就难免错误了。而且只有在极端的独裁之下才会有一致通过——伊拉克的萨达姆是以百分之百的票当选的,这有一点民主的影子吗?只要看看伊拉克人民所受的苦难,就知道这种一致同意是什么了。

专家治国在本质上仍是人治的思想。在计划经济下,一国经济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中央计划者的能力。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人治。当我们看到那些不懂经济计划者有计划地浪费资源,做出种种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时,往往不是把这些错误归之于制度,而是归之于人。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善良的愿望:如果是专家来制定政策就不会有这些错误。专家治国的思想之所以在计划经济下的苏联、东欧等国特别盛行正在于此。计划经济是独裁制度在经济中的形式。任何独裁制度都是一个人说了算。无论这个人是多伟大的专家,作为一个人他也会犯错误。何况世界上本来也没有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专家。

市场经济的优点就在于千百万个人和企业分散独立地做出决策。他们之中有些人会做出错误决策,但就整体而言不会犯重大、系统的错误。在这种经济中,涉及整体经济的政策是由民主制度决定的。任何专家都只是这个决策集体中的一个螺丝钉。既然是制度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专家就不能治国了。经济学家总爱讲“经邦济世”,似乎当了经济学家就可以为民造福。我总觉得这有点王婆卖瓜的意思,或者说是为自己做广告。在市场经济的决策中,经济学家的作用是有限的,经济学家不能治国。从这种意义上说,曼昆即使不能胜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职,或者他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都不会对美国经济有多大影响。

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是,打破经济学家治国迷信的时候了。

我们说经济学家不能治国并不是否认他们在制定正确经济政策中的积极作用。经济学家并不仅仅是玩经济学这种智力游戏的,他们受到政府与公众重视,能活跃于政坛之上,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了解经济学家能在制定政策中起什么作用,首先要界定什么是经济学家。《兰登韦氏大学英语辞典》给经济学家下的定义是“经济科学中的专家”。这里所说的“经济科学”是指经济理论研究,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专家”指有一定造诣的人。所以经济学家严格说来是以研究经济科学为生并有一定造诣的人。按这个定义,以下几种人不能称为经济学家:第一,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官员;第二,从事企业经营的企业家与管理人员;第三,在媒体上谈点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但并不系统研究经济学的人;第四,涉及经济学,但不以经济学为专业的其他专家,如政治学家或社会学家。如果从事经济学专业(如教员),但没什么造诣,只能称为经济学工作者(Economist的另一种译法)。只有从事经济学研究又有一定造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按这个定义并不等于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就是经济学家(例如得到博士学位去当官或管理企业),经济学家应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要从事经济学研究。这些人主要是高校教授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员。

我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给经济学家做这样一种限制就是因为现在是一个“泛经济学家”时代。只要有官位就是经济学家、博导,只要能在媒体上侃一通也是经济学家,甚至还要加“著名”二字。我想说的经济学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

这种经济学家的作用首先是研究经济理论,推动经济学的进展。经济理论本身并不是政策,但它是制定政策的基础,可以指导政策制定。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芒德尔从理论上研究了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不同影响。结论是,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大于财政政策,固定汇率下相反。90年代美国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持续增长,正是根据了这种理论。任何一种政策总有理论指导,不是正确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理论。所以,经济学家提出并不断发展正确的理论是重要的。

其次,经济学家要用经济理论教育其他人。一个官员,一个企业家,或者一个公民,并不需要成为经济学家,但如果他们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一定要了解经济学。传授与普及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的职责,他们讲课和写文章正是要完成这种职能。经济学家的这种工作提高了全社会的经济学水平,也为做出正确决策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最后,经济学家可以提出政策建议,也可以批评政策。他们的政策建议也许不完全切合实际,但无疑可以作为政策的基础,或若干种选择之一。他们的批评也难免书生气十足,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但对改善政策不无好处。在我看来,这种批评比建议还重要。经济政策只有允许批评,才会不犯重大错误。对于一种政策,经济学家应该有不同的声音,有赞扬,有批评,这才有利于民主决策。这里用得上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当然,也会有少数经济学家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如果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对现实的透彻了解,同时具备政治家的素质,他们就可以在制定政策中起到更大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专家治国,而是在民主决策中发挥专家特有的作用。例如,凯恩斯、格林斯潘,以及在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过职的伯恩斯、海勒、托宾、费尔德斯坦、萨默斯等。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有良好的经济学修养,而且也在于他们完成了从经济学家到政策制定者或顾问的角色转变。如果曼昆能完成这种转变,他也就能成功。

市场经济成功的希望并不在经济学家身上。但如果我们有一批严谨治学的经济学家,有一批懂现代经济理论又了解中国国情的经济学家,甚至有少数具有政治家素养的经济学家,我们的市场经济就会进步更快,弯路走得更少。

同类推荐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你是一个理财高手吗? 你有做生意的潜质吗? 你是否能合理支配薪水?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 你的赚钱能力有多强? 你是否适合做投资? 是什么决定你的生活水平?经济学一直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带来坏消息。他们会指出一个表面上看来很吸引人的项目,很可能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以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本书能让读者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解说,让象牙塔里的镇塔之宝跟读者做亲密接触。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本书选择大量适合中国人阅读思维、适合中国国情、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经济学故事,通过提问的形式,内容涵盖街头小巷中寻常百姓最为关心的经济学知识,包括揭开校园中的经济奥秘、探索家庭中的经济奥秘、透视消费中的经济奥秘、破解生活中的经济奥秘、追寻历史中的经济奥秘等。
  •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人民币加入SDR背景、条件、意义及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问题研究、货币国际化学术前沿动态研究、货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结构演进关系等。
热门推荐
  • 大明画师

    大明画师

    来自21世纪的天才画家,穿越到明朝正统年间,本想继续自己泡妞赚钱两不误的绘画事业,却阴差阳错被锦衣卫招入麾下,成为一名专门窥探别人隐私的密探,既然成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那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吧,于是卢琦画笔一挥,一幅幅绝世画作惊艳亮相,大明从此与众不同:正统皇帝因为卢琦的画,患上流鼻血的毛病。英国公张辅因为卢琦的画,成为明朝一流的美容专家。大太监王振因为卢琦的画,后悔自己自绝男根。永清公主因为卢琦的画,宽衣解带自荐枕席。蒙古首领因为卢琦的画,从此退守漠北,永不犯明。郕王朱祁钰因为卢琦的画,获得大明顶级宅男的封号。于谦于少保因为卢琦的画,无论如何也要找到郭德纲。
  • 华麟公馆

    华麟公馆

    故事发生在偏远西夏市一个名为华麟公馆的神秘公馆,女主人华麟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东方美女,偏爱古装,喜欢茶道、书法、音律等。公馆里有许许多多奇珍异宝和珍禽异兽,华麟公馆是一个能够满足人类心愿的天堂,也是一个能够毁灭人类欲望的地狱。而华麟身边不乏形形色色由上古妖兽幻化而成的帅哥美女,在每一笔交易中担当者“善后者”的角色。许多人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华麟,从而开启了他们奇幻而刺激的人生。然而华麟降临在偏远的西夏市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云中飞歌

    云中飞歌

    一个孤儿,练得绝世武功。替家族雪耻,内容逗B。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铸荣光

    血铸荣光

    也许走不到荣耀加冕的那一天,只为能有后人祭奠荣光的未来……
  • 我的武功有点猛

    我的武功有点猛

    灵气复苏,妖魔频出。妖魔、怪谲的恐怖,便是最强悍的觉醒者也避之不及,武学更是早就被淘汰在历史长河。然而白羽发现。自己似乎真的能练出武侠小说中那些武学的效果。一掌击碎铁球的大力金刚掌!在河面如履平地的轻功水上漂!像机关枪一样发射剑气的六脉神剑!能打出龙吟和飞龙特效的降龙十八掌!直接抬起一栋高楼的乾坤大挪移!……环球时报记者:白先生,在这个异能纵横的社会,能分享一下您成为当世唯一一位武道绝世高手的秘诀吗?白羽:秘诀?每天该吃吃,该喝喝,保持充足的睡眠,这个算不算?我能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强啊……
  • 七芒法师

    七芒法师

    曾经的王,为何陨落?而新的王又在何方?千古之前的谜团究竟是什么?魔法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七芒星的秘密究竟又何在?古鸿的存在又意味着什么?
  • 虎姑婆传说

    虎姑婆传说

    好久好久的故事,是妈妈告诉我,在好深好深的夜里会有虎姑婆,爱哭的孩子不要哭,他会咬你的小耳朵,不睡的孩子赶快睡,他会咬你的小指头,还记得还记得眯着眼睛说:“虎姑婆别咬我,乖乖的孩子,睡着罗……”虎姑婆是一个神秘的故事,可以尝试去寻找中国各地的民间故事。就会发现,不断重复的虎姑婆模式。深山里,虎姑婆进入你家,等著你睡著,然后咬掉你的头,你的脑,吸允你的手指头…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5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5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神行通天路

    神行通天路

    废材被妻子重生,结果妻子不见了,寻遍世间,老婆收了不少,可是妻子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