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3200000683

第683章 废除严令

一个体型稍微胖一点的人,动作慢了一些,就被一箭射穿了腮帮。

虽然他疼的嗷嗷大叫,但是却没有人去管他,因为现在谁也不敢抬头,甚至非得脸贴着冰凉的地面,才觉得踏实。

城楼上万分危急,城楼下面也察觉到了不对,一个守在台阶处的军士好奇地走上去看了一眼,恰好这时候一轮箭羽刚完,所以他看到所有人都趴在地上,还觉得很奇怪。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快趴下!”

一个官兵看到他之后,赶紧喊了一句。

可是晚了,他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而且还往前走了几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轮箭羽再次袭来,“噗噗”几声过后,三支箭就狠狠地插在了他的身上,可能到死他都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都给我趴下,趴下!绝对不要抬头!”吕桂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听声音就知道,肯定是有人中箭了。

这个时候,他只能拼命地喊着,以免有人再一次被误伤。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间,众人的耳边传来了一阵很闷而且很大的声音。

“轰”“轰”

趴在地上的吕桂,赶紧把耳朵贴近了地面,片刻之间,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敌人的攻城车,正在砸门。

显然,敌军刚才一轮又一轮的箭羽,就是想压制的他们无法抬头,这样的话,也就没有机会去观察敌情,也就给了他们将攻城车推到门前的机会。

这个时候,守在下面城门处的官兵也已经感觉到了敌人在撞门,所以便赶紧都一起顶了上去,密密麻麻几十个人都堆在了门前。

“快,顶住城门,顶住城门!给我往下砸石头,浇热油!快!”吕桂半躬着身躯,声嘶力竭地喊道。

城楼上因为空间并不大,所以只有七八十个人,刚才死了三十个弓箭手,现在只剩下四十多个人,其中还有十几个找来的青壮年。

本来,下的命令是城中的青壮年都要来,但是这其中,却少不了一些暗暗溜掉的人,那个惨死在家中的汉子,就是其中一个。

吕桂说完之后,有几个官兵咬着牙站了起来,然后飞快地走到一旁,抱起一块大石头,看也不看就扔了下去。

“砰”

一声清脆地声音很快就传了上来。

吕桂仔细一听,就知道这石头是砸中攻城车了,因为这明显是砸中铁板的声音。

可是,下面攻门的声音,却一直没有消失,也就是说,砸石头根本没用。

就在他们准备点火烧油的时候,又是一轮箭羽齐刷刷地飞了过来。

“趴下趴下!”吕桂再一次喊道。

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只有打开城门,反冲出去,因为敌军的攻城车就在外面,冲出去之后,说不定还能趁机将攻城车砸烂。

情况危急,吕桂也就顾不得什么军令了。

“快,都到城楼下面,快!”吕桂一边弯曲着身体往前跑,一边不停地招呼着。

很快,城楼上的守军就都来到了下面。

“将军!敌军在撞门,恐怕顶不住啊!”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看到吕桂下来,赶紧就凑上去说道。

吕桂面色严峻地看了一眼,然后说道:“我天朝大军绝不忍辱偷生!外面的乱贼猖狂至极,丝毫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顿了一顿,他突然暴喝一声:“众军听令!”

“在!”

几千人齐声应道。

“打开城门,出城击敌,将他们的攻城车摧毁!”

“是!”

“将军,大帅不是有令,不能开门吗?”刚才那个军官听到吕桂的话,赶紧走过来说道。

吕桂气得一脚将他踢到了地上,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没脑子的家伙!这城门顶得住吗?一旦被他们将城门击破,我们就门洞大开了!”

骂完之后,马上就有吕桂的亲卫兵给他牵来了马,吕桂一边翻身上去,一边接过了自己的趁手兵器,一柄六尺长的银枪。

“老伙计,好多年没有喝贼血了,今天,让你喝个够!”

吕桂将银枪举起来,对着它念叨了一句,然后就振臂高呼道:“开城门!”

一声令下,堵在门口的几十个官兵纷纷撤了下来,然后有有七八个人就走过去卸下了又长又宽的门闩。

门闩刚刚被拿下来,两扇厚重的城门,就一下子被推开了。

外面的敌军见突然一下子门开了,心里还正纳闷呢。

“杀!”

没等外面的人反应过来,吕桂就狂吼一声,然后就一马当先地飞驰过去。

“杀啊!”

他身后的官兵像是潮水一般,不停地往门前涌动而来,憋闷了许久的怨气,终于可以发泄出来了。

那些操控攻城车的人看到城中有人冲了出来,似乎没有料到一般,竟然呆呆地站在原地,跟个傻子一样。

在战场上,你只要稍微有一点走神,就会送命。

更何况,最先冲出来的,还是吕桂这种久经沙场的宿将。

“噗”吕桂单中持着银枪,微微一抖,枪尖就扎进了一个人的肚子里,然后他另一只手飞快地搭在枪柄上,猛然大吼一声,用力一甩,就将这个人甩到了远处。

这可是气势大振的事情。

“大将军威武,我军战无不胜!”

不知道是谁,非常恰当地在这个时候,喊出了这么一句话。

很快,城中的守军就全冲了出来,举着兵器就对着攻城车附近站着的人又砍又刺。

令人惊讶地是,这些操控攻城车的人,战斗力仿佛太弱了,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瞬间就被杀死了好几个。

吕桂更是勇猛无敌,手中的银枪似乎是长了眼睛一般,随手一挺就会准确地刺进一个人的身体里,论准度,不比刚才敌军的弓箭手差。

“大将军,他们出城了?”

客思站在后面,看到前面战成一团,不仅惊讶地问了一句。

这倒是出乎西索阿瑞的预料,他早就得到了消息,说璃江城的守军已经被严令禁止出城,所以他才让暗羽卫刚刚放了几轮箭羽压制,然后趁机把攻城车推到了城门前。

同类推荐
  • 血尾箭之血融雪

    血尾箭之血融雪

    世界上最黑暗的不是暗无天日,而是不可揣度人心。
  • 镜烬

    镜烬

    世事无常,皆归尘土。风雨兴衰,不过起于虚无,灭于虚无。纵明知所有的痕迹终将被抹去,却有人,终不悔,且义无返顾。天地苍茫,孑然而行。
  • 逍遥云龙传

    逍遥云龙传

    十多年前,东方曦夫妇因为一桩阴谋遭到正邪两派围剿,不得不把他们刚出生孩子丢弃在一个小山村中……
  • 末路自刎

    末路自刎

    一把从未出过鞘的剑,一个从未杀过人的人。
  • 锁水寒

    锁水寒

    奈何桥旁尘门尘川坐化后,一口神秘的无极剑匣入世,掀起江湖纷争。各方势力针锋相对,戒空、尘心、冥王、御风、莲、风萧等相继卷入争端,一场围绕无极剑匣的故事即将上演。策马江湖梦,倚剑踏歌行。无极剑匣的秘密,逐渐浮现……尘心的江湖,一步步揭开,刺客的日子
热门推荐
  • 名侦探柯南之神使

    名侦探柯南之神使

    参与帝位争夺战的龙天失败,来到名侦探柯南的世界,成为神使,他很疑惑,他不就是随随便便破解了迷一样的杀人案,怎么就成了名侦探呢?不就是无聊之时想和基德比赛,怎么就成了比怪盗基德还要厉害的小偷呢?哎,不是我太强,是你们太弱。神户川雨无奈的说道。
  • 血糖高了怎么吃

    血糖高了怎么吃

    本丛书通过精心的策划、合理的编排,分别介绍了“三高”的基础知识以及“三高”人群适宜食用的食材(附有营养健康的食疗菜例),为“三高”人群提供了一种健康、安全的日常饮食方案,增强“三高”人群及其家庭对日常饮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减轻“三高”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 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

    同样是初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职场新人,为什么他们中只有少数人成功了,而大部分人则归于平庸呢?原因就在于许多人不能深刻地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书《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从浩如烟海的各种社会知识中,提取出最为基本、最为必需,同时又最具操作性的常识性知识,从礼仪、法律、理财、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渴望成功的人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户,让年轻人在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多一些顺畅、少几分坎坷,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
  • 深山真实灵异奇闻

    深山真实灵异奇闻

    真实的故事背景,真实的事件,托梦、鬼打墙、做保安、送魂、鬼遮眼、恐怖图书馆之谜等等,总有一个灵异故事会点燃你内心的恐惧,我们不仅看到的是鬼怪,更是人性邪恶的一面!
  • 末世之狼魂

    末世之狼魂

    当末世来临,你该怎么办?(新人首作,真的,我也觉得自己很差劲,请各位大神给点好的建议,我会努力写好的。)
  • 龙之密纹

    龙之密纹

    在东方大陆的遥远时代,龙之国与妖之国为敌对国,他们之间不停地交战,导致战争无数,死伤无数,龙之国国主荒蛮为了保证它这一脉的继承,就寻找到了一个叫冯海的青年当做继承人,并派遣它的得力干将梦苏在五百年后寻找到冯海,并协助他一起登上巅峰,成为最强者!!
  • 怒焚苍穹

    怒焚苍穹

    曾几何时!那些践踏我的尊严的人们!那些嘲笑我是废物的人们!如今!杨凡已不再是那个想捏就捏的软柿子!不要以为我杨凡不会发怒!错!我不仅会发怒!而且发起怒来!还很可怕!有多可怕?怒到极点,会怒焚苍穹!
  • 梦入江南

    梦入江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他和她相遇了,她却阴错阳差成了他的嫂子。繁华流转,经年逝去,他和她注定要分离。到最后,最深刻的人不一定在一起,他终于在江南纷纷的烟雨中丢失了她。一辈子很长,穷其一生只为一人;一辈子很短,短得来不及履行诺言。她浅浅地笑,她轻轻地叹,终究只是在梦里。
  • 圣武妖皇

    圣武妖皇

    主角龙宇,身具断脉体质,却得家族的神秘传承,修为突飞猛进。天降妖墓,主角融合妖之血,连续断脉,走上半妖进化之途,从此一飞冲天,成就无上武皇、妖皇的强者之路…………
  •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