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3300000045

第45章 后记

完成了这部《李渔美学心解》,我一生学术活动中关于李渔研究(主要是李渔美学思想的研究)的工作,大概暂时可以告一段落,画上一个句号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从诗文评到文艺学”的项目上。

我早就对朋友们说过,我的李渔研究,或者确切一点说,主要是李渔美学思想研究,野狐禅而已。其始,实属偶然。1979年,我的老师蔡仪先生要办《美学论丛》,需要有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文章,我便自告奋勇,因以往对李渔还有点儿兴趣,不知深浅地承担下撰写李渔剧论的任务。一进入实际操作,便发觉困难相当大。于是,有半年多至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几乎天天“泡在”《闲情偶寄》、《一家言全集》(我看的是芥子园本)、《笠翁十种曲》以及有关研究李渔的资料之中。那时,位于王府井北口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还比较宽松,我不但可以随时在那里阅读这些比较珍贵的线装书(不知它们当时是否定为善本),还可以把书借回家去。一年后,我最初的两篇研究李渔美学的论文发表在《美学论丛》上。1982年,《论李渔的戏剧美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后犹如鬼魂附体,我被李渔美学缠上了,即使手头主要在做别的工作,也神使鬼差般被李渔牵着,断断续续同李渔这位三百多年前才气横溢、识见卓越而又市井气十足的老头儿打了近三十年的交道。期间,我出版了《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在《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及全国其他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李渔研究的论文,还被误认为李渔研究专家,应约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李渔《闲情偶寄》条目,我的母校山东大学牟世金教授还约我撰写了他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家传记中的李渔评传,1992年版浙江古籍出版社《李渔全集》第20卷,还把拙作《李渔论戏剧导演》作为后人研究李渔的代表性作品收入其中。回想起来,在我的李渔研究中,一直得到我的老师蔡仪先生和众多朋友的指点和鼓励;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我校勘、注释、评点李渔的《闲情偶寄》、《窥词管见》和《怜香伴》传奇以及撰写《李渔美学心解》等各项工作中,更是得到了我的各位同事和好友刘世德、刘扬忠、蒋寅、王学泰、党圣元、刘跃进、陈祖美、李玫、彭亚非、刘方喜、陈定家研究员以及扬州大学黄强教授等热情、慷慨而具体的帮助;黄强教授还不辞辛苦仔细审读了《李渔美学心解》书稿,为我撰写了一万七千多字的长篇序言,进行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并纠正了我不少疏漏,使我获益匪浅。特别是关于笠翁词集刊刻年代,黄强教授《序》中以确凿有力的史料予以辨析,纠正了我和其他某些李渔研究者较长时间以来习焉不察的错误(参见黄强教授的序言)。在接到黄强教授发给我的电子文本《序》稿后,我立即依他的意见在校改书稿清样时作了修正,并给他回信表示谢意:“序写得太好了。这不是因为你对拙着说了许多许多肯定的话(有些我不敢当),而是因为你作为一个严肃学者所作的学术讨论。我最看重的是你那四点不同意见,其中还指出我有关版本方面的硬伤。这非常好。衷心感谢你!”。

我还要借此机会对所有帮助和关心我学术研究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同事们,对大力帮助拙着出版并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个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们(他们已经成为我多年的挚友),对向来无私支持我工作的妻子和亲人们,表示诚挚感谢!

小结一下我有关李渔研究的着作,有以下几种:

《论李渔的戏剧美学》,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再版),获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一等奖、首届中国文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等奖;

《闲情偶寄》评点(“历代笔记小说小品丛刊”本),1998年,学苑出版社;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增订本),200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闲情偶寄》插图评注本,2007年10月,中华书局;

《闲情偶寄窥词管见》校注本,200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评点李渔》,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再加上这部再次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李渔美学心解》。

此外,2009年春夏之交,我还应普罗之声文化公司和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之约,对李渔第一部传奇《怜香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得十万余言。

2009年10月底,我借赴金华开会之机,在浙江师范大学刘彦顺、黄宝富老师精心安排下,去兰溪李渔老家参观,受到兰溪市委宣传部部长刘成芝同志和李渔研究会会长李彩标同志的热情接待,遂多年夙愿。可惜,真正的李渔遗迹所剩无几,仅“石坪坝”(现在叫它“李渔坝”)、“且停亭”(李渔曾有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和伊山别业遗址左侧一口古井等几处而已。不过,在李彩标同志“此处为伊山别业遗址”、“此处为李渔老宅遗址”等等指引下,我在想象中游历了李渔故园。李渔当年伊园漫步吟诗和总理乡党筑坝情形,仿佛现于眼前;我的脚下,我走的这条路和砌在石坪坝上已历时三百多年颇有些沧桑之感的石条,还有那座招呼“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的“且停亭”里……应该有当年李渔的足迹。

人去也,精神尚在;精神尚在,就是活着。我在兰溪人修的李渔纪念馆“芥子园”里,分明看到了李渔的身影;而且,刘成芝部长和李彩标会长告诉我,他们正筹划一座规模相当大的李渔主题公园,就在兰溪城的阴阳山坡上。

但愿李渔永远健康地活下去。

我感慨:我们中华大地的每一寸看似平凡的土地,都可以养育出像李渔这样的不平凡的闻名中外的英才。

2010年春,杜书瀛草于北京安华桥寓所

主要参考文献

《笠翁一家言全集》(清翼圣堂本和芥子园本)

《笠翁传奇十种》(清翼圣堂本)

《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词话丛编》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85年修订版。

《左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诗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论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老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孟子》,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庄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荀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乐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淮南子》,《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毛诗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山海经》,袁珂校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王充《论衡》,《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葛洪《西京杂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重刊《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1983年版。

曹丕《典论·论文》,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影宋本《文选》卷五十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陆机《文赋》,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影宋本《文选》卷十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宗炳《画山水叙》,于安澜编《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刘义庆《世说新语》,《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谢赫《古画品录》,于安澜编《画品丛刊》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钟嵘《诗品》,陈延杰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萧统《文选序》,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影宋本《文选》卷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皎然《诗式》,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于安澜编《画品丛刊》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白居易集》,顾学颉校补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秦仲文、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981年版。

荆浩《笔法记》,于安澜编《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郭熙《林泉高致》,于安澜编《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苏轼《苏东坡集》,商务印书馆重印本,1958年版。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

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

姜夔《白石诗说》,郑文校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严羽《沧浪诗话》,郭绍虞校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谢榛《四溟诗话》,宛平校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李贽《藏书》、《焚书》,张光澍点校本,中华书局1974年版。

《袁宏道集》,钱伯城笺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袁中道《珂雪斋集》,钱伯城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重刊《笔记小说大观》第12册,1983年版。

《汤显祖集》,徐朔方笺校本,中华书局1962年版。

臧懋循《元曲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马兴荣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版。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华书局影印本。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中华书局影印本。

计成《园冶》,陈植校注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文震亨《长物志》,陈植校注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重校本,1981年版。

吴伟业《张南垣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重刊《笔记小说大观》第14册,1983年版。

王夫之《姜斋诗话》,戴鸿森笺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叶燮《原诗》,霍松林校勘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于安澜编《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袁枚《小仓山房集》,乾隆蒋士铨序本。

沈复《浮生六记》,立人校订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王初桐《奁史》,嘉庆二年古香堂刻木。

李永祜主编《奁史选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吴梅《顾曲麈谈》,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童雟《江南园林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陈植造园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61年版。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

《曹禺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吴宓自编年谱》(1894-1925),北京,三联书店,1998。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上海戏曲学校编着《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黄丽贞《李渔研究》,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黄强《李渔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德国)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德国)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法国)《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德国)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德国)黑格尔《美学》《第l卷》,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德国)《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德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俄国)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俄国)《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曹葆华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俄国)阿·托尔斯泰《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俄国)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美国)哈密尔敦《戏剧论》,世界书局民国二十年版。

(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着,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创作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版。

(英国)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日本)板仓寿郎《服饰美学》,李金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同类推荐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和你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和你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这是一本温暖人心的治愈系散文集。由26位微博、豆瓣、人人网以及“一个”APP超人气作者联袂呈现,聚焦当下年轻人的心灵世界。韩寒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三毛说,生活不求深刻,但求简单。人生路上,我们都会经历迷茫,都会偶尔失去方向,都会刻骨铭心爱上一个错误的人,但你要相信,天空会放晴的,我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请追随我心,和你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单就这一句,就让纳兰性德的形象扑面而来。纳兰性德那个多才多艺的词人,多情多义的翩翩佳公子,那个踟蹰满志的富家公子,他的一生短暂而丰富,情感不顺但真挚。《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词传》,以词写就人生,为读者展现了纳兰性德其人、其词、其性、其情。
  • 莫言讲演新篇

    莫言讲演新篇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了“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本书分别从激励目的、激励程度、激励时机、激励方式、激励沟通等方面,选取了激励管理中的81个典型行为,按“问题界定案例解析实践指南管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激励工作中的81项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位员工。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冰穹之下

    冰穹之下

    故事从发现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绝密探险队开始,德国和日本的新纳粹主意者,企图重新利用希特勒寻找的神秘能量来统治地球,于是和一群中国的旅行者展开厮杀,还有冰穹之下的地心人文明,外星文明参与其中。
  • 诸天批发商

    诸天批发商

    “小本经营,非诚勿扰!”本店诚信经营,各种物品,技能,血脉等等。没有的你也可以下单,本店会酌情上架。ps:本店正规经营!ps:想要下单的客人,可以到《诸天批发商》进行下单!谢谢合作!
  • 宠物小精灵之乱世守护

    宠物小精灵之乱世守护

    乱世之中,穿越宠物小精灵世界谱写自己的曲子,打出自己的天下
  • 异界地主的悠哉日常

    异界地主的悠哉日常

    与蕾姆共度余生,和拉姆保护圣土,陪莲酱吃喝玩乐,伴枫酱迈入成熟,随鲲鹏看遍世间,跟小迪改变世界,同巨龙长生不死,还天地朗朗乾坤!杀天下冷血狂徒,怜世人苦海无涯。惜人间沧桑正道,圆世间美好愿景。死宅的人生,也可以悠哉得轰烈。
  • 九霄天绝

    九霄天绝

    远古九霄龙,浮游在天外之上,突然有天,坠落在不知名的大陆,随着九龙散落,昔日完整的星球分裂成九州,于是,故事发生在初始灵渊大地,一个承“天命”的人,差点命丧黄泉,意外得到一场奇遇,待觉醒的完整龙魂,神秘的九龙,都将一一得来,故事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 漠尘记

    漠尘记

    “全世界都在假装好人,那我只能自己假装坏人了。”揉了揉被打肿的脸,“坏人,也不好当啊!”
  • 为棋曲

    为棋曲

    她是皇帝落在深宫中的遗珠,心机算计只为为自己与亲人撑起一方天地。然而动荡的时局却让她不得不加入储君之争,大局将定时一个意外却使她走上和亲之路。在异国他乡,她用智慧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丈夫的友谊,但随着两人朝夕相处,两人间的感情却发生了转变,然而曾经的经历,却使她不敢面对这份感情,未来,两人是否仅仅止步于朋友……
  • 天灵化道

    天灵化道

    其实人只是一件虚壳而已,也可以说是一件……嗯,类似于宇航服一样的东西,只是这件“宇航服”更高级了一些。使用这些“宇航服”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灵,灵嘛,也可以理解为鬼,也可以称之为魂。人居阳界,灵住阴界,原本灵应该不可以长存于阳界的,可是却有一只灵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