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300000044

第44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金融新世界)(8)

一百多年美国的产业创新中,金融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钱,世界资本在美国从一个产业转向另外一个产业,而在经济分工中,美国始终掌握着产业中最核心的创新。美国手中也始终掌握着世界最强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每日梦想着寻找更高的报酬,通过金融市场,一个个泡沫被吹出来,铁路、电器、汽车、生化、互联网,在泡沫中这些技术的赚钱前景被看成七彩玄幻,但最终在金融市场的引导下变为现实。

当一个夕阳产业落后于时代,核心技术被别的国家掌握时,新的技术便会出现,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只有独立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可能赚更多的钱。拆分标准石油公司又能如何,拆分微软又能如何,美国始终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创新能力,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其他国家始终被压制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包括欧洲,也包括日本和中国,只不过,我们更低。

可以复制产业模式,可以复制机械设备,甚至可以复制软件源代码,永远不可能复制的是第一次的创新!

如果复制、拷贝甚至盗窃核心技术真的可以强国,如果真的以为通过拆分别人产品领悟创新真谛,那么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弱小的国家了,再穷、再小的国家也会有天才。

引领创新的,是金融;决定创新的,是教育。

面对西方列强大清朝有人提出“富国强兵”,可从来就没人提国“富国强民”。孙中山曾向李鸿章谏言,西人之所以船坚炮利是因为“人能尽其才,货能畅其流,地能尽其用”,唯独追求船坚炮利是舍本逐末。

没有富足的人民,哪来强盛的国家;没有富足的人民,怎么会有勇猛的士兵;没有富足的人民,又凭什么称雄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德国甚至日本在强盛之前都是率先发展教育,日本甲午赔款相当一部分用于国民教育。昨日风流不可述,今天,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前10位,8所是美国院校,其余两所则是大学的滥觞,牛津和剑桥。

以此克敌,何功不建?

大概还不能称呼这个逻辑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因为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政策规定这些,这些是每一个人的行为理念:一代人会比下一代人更幸福。

美国政府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试图引导产业资本,而是放任自流,给创新以空间。但是在教育方面,从来都是毫不含糊,即使南北战争内战期间,林肯总统一样要颁布《莫里尔法》,各州每入选一名联邦议员就要赠与本州学校3万英亩土地。

即使存在金融危机,1929年那样的风暴也未能击溃这位世界经济新秀。因为,这种教育体制给予人类一个公平起点,如果经济体制的遴选过程公平,优秀人才胜出就是必然,最后也必将经历持久的繁荣。

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一个正常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即使最底层的人也有机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色祥云,最后成为齐天大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王侯将相有种,绝大多数人也就断绝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要说创造财富、不要说稳定、更不要说创新,全社会都会围着财富存量在争斗,所有的一切就会变得没有规则,这时候,维系整个社会的刚性链条能存在多久都成为问题。

于是,我们会看到暴戾、每一个人都不会感觉幸福,穷人不幸福、有钱人不幸福、官不幸福、民就更不幸福。

当然,也有其他途径能过上好日子,比如,抢劫。

中古时代,西班牙就抢劫美洲大陆为生。对国家战略而言,能出门抢劫别的国家也算一条路,抢劫自己人却绝对不可能造就世界强国,因为,被剥夺者不可能比剥夺者更强势,因而也就只能是恶性循环。

90年代初的东南亚,正是这样一个体制:现有制度框架本身就具备掠夺性,只有进入体制内机构才有掠夺的可能,当掠夺已经成为习惯,这种制度就很难打破自身循环。这种所谓的高端只能维持极少数人过上富足生活,因为,没有创新,国民财富总数就是一定的。

创新必然会分割利益格局,而现行制度框架的本质,就是不允许这样做。技术创新,靠的是利益激励;制度创新,同样也需要利益激励。然而,制度创新要远比技术创新艰难。在一个给定的利益格局下,需要变革利益结构的人恰恰不可能去变更现行制度。而对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改变制度的成本肯定高于跻身于现行制度的成本。

创新,难以为继;危机,就成为必然。所以,金融祸水就会向东流!

所以,尽管我不能提出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但是,我可以提出一个相信大家都不会骂我的办法:中国教育经费应该增加,尤其对北京外国语大学!

并非结局

昨天被倒掉的牛奶,就如同今天倒下的雷曼兄弟,两者并无二致,都是因为创新的潜力耗尽,只不过一个是工业革命,一个是信息化。

换了一个马甲,就认不出来了?

既然认出来了,那么,人类如何才能避免经济危机?我用了一本书的内容废话,其实,就为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金融将引领世界走向何方呢?等下本书,再跟您细聊。

全球金融海啸源于次贷危机,全世界人民都跟着美国倒了大霉……,所以,有人说次贷危机是一场阴谋。

这事,没有。

搞垮自己,就为拖累别人?闹这么大动静,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终于过上穷人的日子?破产,顺带剥夺别人?大概只有为吸引眼球才提出这种思维,这是古龙《绝代双骄》里一个典型的恶人“损人不利己”--白开心。

就算美国统治者有这个贼心,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世界广大人民也不会答应!

说次贷危机不是阴谋,是因为金融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次贷仅仅只是一种融资模式,一个融资模式就能搞垮全球经济,留你何用?

万事万物,有因,才有果。全球金融海啸,也如此。全球金融海啸只是一个马甲,如同一个幽灵,它早就游荡于世界了。

在国家战略中,只有白痴才这么干。

说次贷危机是场阴谋,太高抬阴谋者了,也太高看金融了。

说危机不是阴谋,是因为金融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次贷只是一种融资模式,也只是诱因,如果金融的破坏力真的这么巨大,要它何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莫非,金融就为制造危机?

现在,分析这场危机的文章铺天盖地:有人把格林斯潘拉下神坛,非难20世纪末期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为本次危机埋下祸根;有人痛斥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信用消费透支了美国的未来;有人将祸端寄存到华尔街,指责无良的投资银行家,唾弃毫无用处的金融工程模型……

这些,都对;这些,又都不对。

说对,是因为这些都是诱发危机的原因之一;说不对,是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引爆危机,更不可能诱发全球金融海啸。与其他金融海啸职业写手相比,我并不深邃。在这里,我也只能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给出一个更宽泛的视角。

去掉细枝末节,勾勒出一个危机的骨架,或许我们能有新的认识:

……→经济繁荣→流动性宽松→房价上涨→发放次贷→对冲风险(CDO等衍生债券)→房价下跌→次贷损失→对冲衍生金融工具损失→市场信心下降→金融机构倒闭→流动性紧缩→实体经济下滑→大型企业崩溃→全球经济危机→……

这个流程在现有作品(文章)并不少见,大家都知道。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在我们勾勒的骨架之前之后都有“……”这个符号。加入“……”,是因为这段时间大家感觉正好,因此更少有人注意到。

万事万物,有因,才有果。金融海啸,也如此。

现在,让我们顺着这个逻辑回到工业革命之前,在第8章我们曾提到过一个名词“生存经济”,现在,让我们温习一下。

生存经济中不存在金融或者经济危机,这个时候人们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市场的激励作用可以完全忽略,活下去才是最大的激励。倒是组成集体抵抗自然(异族)的激励非常强,于是我们有了氏族,有了部落,最后有了领主乃至国家。

如果用当代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可以说这个时代人类的需求具有无限弹性,因此,无论生产什么,人类都能消费掉。

于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历史中有了集权式的秦汉和罗马帝国,蒙昧时代,集权是抗衡自然的最佳途径。

东亚始终在一个“集权-崩溃-集权”的圈子中循环,国家政权始终是最有力的主体,于是东亚人更相信力量(权力)是获得财富的主要途径。确实,东亚自古不存在经济危机,那是因为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我们始终没有跳出生存经济的限制,没有市场,何来危机?因为没有创新引导投资,获得财富的唯一渠道就是诈骗或者掠夺,所以我们有了“无商不奸”, 所以我们说“窃国者为诸侯”。当被掠夺者进入绝境,那就是农民的反叛与战争,这种经济循环的表现形式更为残酷,残酷到是战争,要死人,甚至灭族。

西欧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孕育了城堡封建模式,由于没有任何一方具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必须在规则之内武力竞争,于是,西欧有了骑士一对一决斗;再往后,有了交易中的公平契约,西欧人希望在竞争中获得收益。

市场竞争需要超越对手的实力,最大的长期获利方式就是创新!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政治体制,西欧都沿着这个轨迹前进,所以在西欧率先出现了系统的科学技术,完整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因为无论技术还是融资方式创新都能取得竞争优势。终于,在中世纪结束的时候,这种竞争体制率先突破了生存经济藩篱,创造了辉煌的工业革命。

也是在这一刻,种下了经济危机的种子。

要想领先于竞争对手就必须不停创新。但是,创新是艰难的,无论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是一个循序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重大的创新才显得有意义,重大创新才有可能改变世界。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自己恐怕会疯掉,早晨起来昨天的知识、生活习惯就已经全部过时。

因为创新艰难,每次创新成功能带来的都是巨大利益。其后,模仿者会蜂拥而至,投资新产业、投资新产品……创新会由此改变人类生活,比如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技术,但任何一次创新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创新开始时候生产奢侈品,进而成本会降低,等到创新普及到草根大众的时候,创新的使命就基本结束了。

理由很简单,已经没有市场再创造利润了。

于是这个时候我们有了产能过剩,于是我们看到了西方初期经济危急中被倒掉的牛奶,被砸掉的机器和产品。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解释,经济危机的成因就是人民购买力极度萎缩,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确实,相对于过剩的生产能力,无论是购买力还是有效需求都已经无法满足。

这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这被称为“延续型毁灭”,直白的语言就是“气数已尽”,于是只能毁灭。即使创新毁灭了,投资还要继续,前期的利润还要寻求更多的收益,流动性过剩便会出现。没有产业投资渠道,钱会去哪里?

答案是:泡沫。

当然,泡沫还会继续创新神话,虽然事后看简直是痴人说梦,比如制造永动机,比如制造聪明基因,比如制造变形金刚……

泡沫很漂亮,也有很多种,但结局无一例外只有一个:破灭。

泡沫破灭了,人还得生存,还要继续创造财富,如果不能创造,那就必然转向掠夺。这才是人类最悲哀的事情,毕竟我们是人,是人就要寻求更好的生存,得不到增量,就要瓜分存量。

这种抢夺发展到极致,就是战争,目的和手段只有一个:以钱换钱。

于是,我们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两次伊拉克战争,……战争会毁灭既有的财富,也会改变财富分配,当然也能为过剩的产能创造需求,于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能大发其财。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灵长,最根本的原因是能制造工具,也就是说人类具备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而改变世界的动机在于获得更多财富,也就是经济学中的理性。当被掠夺者已经一无所有,创新的收益便会超越掠夺,人类终究会明白靠瓜分存量是不能发家致富,也不能在战争中延续生存。

此时,创新会再度来临,人们会再度抛弃原有生活模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在经济理论中被称为“创造型毁灭”,直白的语言就是“以旧换新”,于是经济会再度繁荣。

脱离生存经济一百多年来,东西方这种金融危机的内核始终没有改变。

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东南亚始终依靠出口导向型战略、依靠模仿型创新、依靠劳动力优势。说难听点,这种方式是捡破烂,然后通过掠夺本国劳动力红利(廉价)进行出口加工,说到底还是原有的掠夺模式,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一旦模仿型创新优势耗尽,那无疑同样会产生流动性过剩……,剩下的就是危机了。

而次贷危机,内核与1929年危机并无二致,都是因为创新的潜力耗尽,只不过一个是工业革命(催生了电气技术)潜力耗尽,一个是信息化创新能量耗尽。必须依靠人类理性形成新的创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结束本次危机。

昨天被倒掉的牛奶,就如同今天倒下的雷曼兄弟,两者并无二致,都是因为创新的潜力耗尽,只不过一个是工业革命,一个是信息化。

换了一个马甲,就认不出来了?

既然认出来了,那么,人类如何才能避免经济危机?我用了一本书的内容废话,其实,就为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就一句话。估计看完全书,您已经能接受了:危机永远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昨天有,今天有,明天还会有;没有危机的地方是天堂,是共产主义社会。

全书史料内容源自正统学术资料,解析评论全部本人杜撰,您要是看懂了,就当看懂了,您要是看不懂,就当我胡说吧。

那么,金融将引领世界走向何方呢?等下本书,再跟您细聊。

同类推荐
  •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本书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结构理论的讨论分析,结合分析我国股权结构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对我国股权结构问题做出初步的尝试。
  • 开一家赚钱的快餐店

    开一家赚钱的快餐店

    本书从开快餐店的商机开始,全面介绍了快餐店的经营与管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私营公司管人智慧

    私营公司管人智慧

    不论你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板,还是正准备创业的青年,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那就必须把管人的铁则吃透嚼碎,并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私人公司管人智慧》立足中国私营公司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实战分析;同时也展望国外,引进国外公司管理的先进理念,并以生动的例子说明理论。使人读后能学,学后能用。读过此书后,相信私营公司老板们能够大幅度强化自己的管人之道,使自己的公司进入一个在市场竞争中“跑步向前”的状态。
  • 商务谈判艺术

    商务谈判艺术

    杨易编著的《商务谈判艺术》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谈判原则、谈判准备、谈判开局、谈判磋商、谈判策略与技巧、谈判礼仪、风险规避以及谈判法律与心理为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是高务谈判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直销人员第一本书

    这是一本“授人以渔”的书,它是所有进入直销这个伟大行业并期待成功的人士所需要看透的和第一本书。本书致力于满足每个直销人员应当掌握的正确心态与基本技能,是每一个直销人员必备的入门指南。本书的所有观点和技能都来源于权威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指导和直销成功人士。
热门推荐
  • 小结巴,等等我

    小结巴,等等我

    一晃三年已过,姜沈然再遇李嘉许,躲避之余却发现他身边再不见当年的小跟屁虫,仅仅他一人独自在波谲云诡的商业圈中游荡,他像是陌上花开静待她的归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遗忘掉过去所有的痛苦,沈然一度认为这个男人就是上天对她最好的恩赐,直到齐思的再次出现,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沈然从来觉得自己是个凉薄之人,好在自己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心不在自己这里的男人不要也罢,而原本以为自己对小然只是同情的李嘉许这时才发现,他早已忍受不了她的离开,可沈然却不愿意纠缠,心灰意冷时碰到小时候邻居家的“小结巴”,外表乖巧内心腹黑的小沈然那时可没少欺负他,没想到现在的他已成为一个外科医生,身边还带着那个时常在学校安静等待家长来接的小男孩,故事将会怎么继续呢?
  • 学好口才闯天下

    学好口才闯天下

    本书不同于面世的其他口才书籍,书中不仅着重介绍了如何讲话的技巧与法则,更着重介绍了如何获得勇气和自信的方法。使你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好地把握说话的尺度与做人的分寸,在和人相处时,能真正做到如鱼得水来去自如。俗话说:“好马出在腿,能人出在嘴。”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最重要的就是语言交流,印象好坏全凭自己的口才,而口才是“练”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本书把一个月,四个星期分成四个章节来做,这样你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标地实现你的理想,造就铜牙铁齿,闯出自己的天地。
  • 会再见吗少年

    会再见吗少年

    此作品谨用来祭奠我死去的青春那时的他们她们还有我都值得回忆也仅能回忆
  • 天龙沁月

    天龙沁月

    49把神器:Moralltach,暗刃,承影劍,おお乙h十二,巨淵,殤……四大江湖組織:逍遙門,暴風組織,天使之翼,冥教七大種族:天神,精靈,獸人,鷲人,人類,龍族,神秘未覺醒種族魔法神獸超自然力量航空母艦政府特戰機構:六扇門,石中劍等一場跨越天地兩界的愛戀一場覆蓋整個世界的毀滅一場關乎所有生物的戰爭請期待《天龍沁月》
  • 黑夜长廊

    黑夜长廊

    如果是你,你愿意相信不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么?
  • 轧乱香尘

    轧乱香尘

    【此乃宠腻腻的小白文,含禁断,np各种重口味呦。仅供娱乐,不必考究。】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乖乖女,魂穿异世,没娘爱有爹疼,舒舒服服当起小米虫。明明人家还小好吧,怎么桃花一朵接一朵?喂喂喂,你们不会都是恋童癖吧?温雅雅小手那个抖。妖孽男桃花眼一眯,小尘儿,如果是你,我不介意。冰山男微透一丝焦急,尘儿,童言无忌可是我信了。痞子男似笑非笑调侃,乖徒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温柔男眼中欲说还休,香儿,你早已入了画蚀了心。邪气男勾唇邪魅一笑,多年前的胖娃娃,困住了我。霸道男狂躁地逼近她,小东西我等你,但休想离开。忠犬男眸底一丝波动,主子的幸福,是我毕生所求。谪仙男美目带着忧伤,雅雅,万病皆有方相思无解。
  • 伪次元

    伪次元

    公元2333年,人类搬离祖星愈百年之际。一部富含祖星时代动漫、游戏元素的网游横空出世。王二,一个来自21世纪的宅男兼穿越者。在网游中会有开创怎样的未(后)来(宫)呢?(现实、网游描写比例会酌情调整)
  • 没有名字的女人

    没有名字的女人

    苍雪儿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自从14岁起,那件令人作恶的事情发生后,她更加坚定,雪儿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不幸与悲哀。成年后,苍雪儿想尽办法想摆脱童年的不幸,并计划着复仇,童年的伙伴鞠良知道这一切,他爱着苍雪儿,并暗中帮助保护她,可雪儿并不领情,她逐渐迷失自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爱是左心房的跳动

    爱是左心房的跳动

    ‘那是一见钟情吗?’‘可以这么理解吧。’‘嗯?’‘感觉这个女孩儿挺特别的,人生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嘻嘻嘻~咯咯咯~’佛曰:一见钟情那是债啊。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女人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