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2800000079

第79章 是与非

不以既定的同一种价值标准对待事物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庄子

王夫之说这一段话可作《齐物论》的提要,或中鹄的。庄子接着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此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为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待乎哉?果且无待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抠。枢始得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彼、是”是此段的关键词。先正义:是,此也,然也,既是对“这一个”的指称,又是某种“肯定”;彼,彼也,非也,既是对“那一个”的指称,亦是某种“否定”。

物皆有彼此,这一个或那一个东西,即“彼是”。从“那一个”看不见的,从“这一个”就可以知道。所以说彼与此是相对而言伪,是即此,故“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之不存,“是”将焉附?这就叫“彼此并行之说”。这是第一层次。以“是”的“此”之意来谈彼此的对立,从而齐彼此,齐非是。

生死如轮转,今观之也生,后观之也死,故“方生方死”;是非无穷,由是观之为是,自彼观之则非,昔观之也是,今观之也非,故“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生死是非并行而莫知其终,是非相同而莫知其孰对孰错,故曰“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那么是非岂不是不可分清了?所谓“是非自有公论”岂非妄语?正是如此。所以庄子说“圣人不由是非之途而论争,而以天道普照万物,泯除是非别见”。这是第二层。以“是”“非”相对照而齐之于天,由齐彼是而齐是非。

“此”与“彼”无分别,“是”与“非”亦无分别,反之亦然。所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不过是上面两个层次的结论。但真的有是非彼此吗?真的没有是非彼此吗?彼此是非都不相对待、都不构成对立的地方就是道枢。道之枢纽居于环之中央,范围众物、众议,而中心虚空,以应无穷之变化。所以“是亦一无穷也,非亦一无穷也”,故日莫如以天道明之。这是第三层。彼此是非“文成破体,错配对偶”,交相对映,非但齐彼此是非,而且超彼此是非,根本就没有彼此是非!以道观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无彼此,彼此相对而言;无彼此,则无对待分别心;无对待心则无是非之分;既无彼此之别又无是非之辩,而齐之于天,这才是更高境界。

这个更高境界就是“莫若以明”,就是“枢始得环中以应无穷”。相互依赖而生的,亦相互依赖而息,相依而可其可,相依亦不可其不可。攻击别人是招人攻击的媒介,杀人者被杀,是“杀”之两可。

既然这样,圣人自然不屑一顾,顺任万物之吹,而无所倚恃、依赖,别无所不照,何处不明?这才叫“普照”。圣人本不须照,只是“彼此是非”陈乎前,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假使无儒墨之浮华言论,圣人又何必照哉?圣人之照,无我无物,无彼无耦,是大明;小知大知争相炫耀其知,舞弄是非,是一曲之明。一曲之明,非不明也,是小明。如果小明偏要以大明自居,偏想烛照天下,必然要“露马脚”。

同类推荐
  • 沉思录Ⅲ

    沉思录Ⅲ

    本书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中的一些问题,诸如人的道德责任、友谊、老年、死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统治者的责任、外交事务中的道德原则等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为中国哲人申辨

    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春答

    春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恨之魔门

    阴阳恨之魔门

    阴阳相生,互相制衡,当阴阳轮回降临时,命罪之人降临时,等待的,又是什么?
  • 君少来袭,Miss!快快逃!

    君少来袭,Miss!快快逃!

    【甜宠文,女主气质个性,男主高冷腹黑独宠.请放心入坑】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茗家千金,她张扬,爱美,个性,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气质;他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君少,无人知晓他家底多深,涉猎多广,家产多大,一身戾气无人敢接近。当这两人碰撞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婚前篇)女方:“你知道我是谁吗?”男方“........”女方:“怎么,被我的威严吓到了?”某女无邪的勾起君少的下巴,薄唇淡淡吐出“小样”接着...君少二话不说直接扑倒.(婚后片)女方:“老公,我在家里要闷坏了!”男方挑一挑眉:“哪儿闷坏了?”女方重重的拍着胸脯说:“心脏”君少眼中闪过幽光,再次扑倒说“我帮你揉揉就不闷了!”某女咆哮:你这禽兽!
  • 边梦

    边梦

    你来时冬至,但眉上风止,开口是“我来的稍稍迟”。
  • 天书变

    天书变

    随天地初开,人世间混沌成形,出现了天、地、人三本奇书。地书,可以操控森罗万物,改变世事,但就是不能改写天书,也不能改变人的自由意志;人书,是一本最神秘的书,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也不知道它拥有什么力量;至于天书,则记载的是人间的命运,由始至终钜细无遗,不能变,也不能改。相传只要集齐天、地、人三书,就可以操控苍穹宇宙,创造命运,成为万劫以来独一无二的真神。为保三界太平,创世神盘古大帝将地书滞留神界,人书下藏地府,而天书则遗落人间。千百万年来,地、人二书相继认主,唯独天书苦苦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由此才引发出一系列的传奇故事。挽歌出品未必是精品,但反应现实写照的《天书变》绝对值得你一读!!!书友群:151294684还在等什么,快来申请吧!!
  • 冷少的密爱私藏:娇妻别跑

    冷少的密爱私藏:娇妻别跑

    她落魄一身,闯入他的地盘,阴差阳错的破坏了他的婚礼。“今晚你就做我的新娘。”他眼角眉梢都是浓浓的笑意,嗓音清淡。N个夜晚之后,她从他的大床上醒过来。“说好的只陪一晚呢!!“男人鼻息粗重,拉过她,“我说的是赔一个老婆……”
  • 重生妃你莫属

    重生妃你莫属

    前世,她爱他如命,却终是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今世,她不想恨他却也不爱他,只想带着儿子好好的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是后宫的那群女人逼她,是他逼她。片段一:在她弥留之际,奢望他能见她最后一面,却只听到他在门外说孩子不能没有母亲,那么便由珍昭仪抚养大皇子,珍昭仪养育皇嗣有功,擢封为贤妃。那一刻,她的心碎裂成渣。片段二:”阿鸾,你要怎样才肯原谅我?“”从未有恨,何来原谅。“她只是淡淡的说。简介无能,总之这是一个弃妃调教腹黑帝王的故事。本文宫斗,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的故事,1v1
  • 卿本凉薄:公主不下朝

    卿本凉薄:公主不下朝

    她蒋映君自出生之时便被寄予厚望,完美的成长之路,可又有谁知道蒋映君到底有多么的累,多么的苦呢受尽天下人之敬仰:“这公主殿下就是那个帮我们治好水患的人呢”蒋映君的坐撵自街上走过,下面的一位路人甲悄悄地说。“那我们可得好好谢谢她啊。”旁边的路人乙点点头,瞳孔微微睁大,语气中满满的感激。别人看不见的苦累:是夜,公主的房门外一位面容清丽,穿着素雅却不失端庄的女子掌着灯,房内灯火通明,上好的楠木桌上摆放着一叠宣纸,一位穿着里衣,未着粉黛的女子正在磨着墨,手微微一顿,左手掩嘴,微微打着呵欠。而蒋映君穿着整齐,一张又一张地写字。
  • 奇迹MU之启示录

    奇迹MU之启示录

    末日预言已经降临,来自内心深处的神秘召唤。看似普通的少年,将会开启一段怎样惊险奇幻的冒险之旅,成就波澜壮阔史诗般的传奇故事。
  • 满衣清泪无尽处

    满衣清泪无尽处

    苏薇歌是连城一中的一名初三学生,正值中考冲刺之际,家庭矛盾却不断爆发,年少的敏感和孤独暗自滋生,可一向沉默寡言的少女并不知道怎么办,一天她捡到了一本日记,日记本上满是这个日记主人对自己妈妈的控诉,她一边同情着日记主人一边又遇到了初中部学生会主席林则庭,并逐渐发现了惊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