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000000026

第26章 秦公主为国舍身 魏惠王杀鸡儆猴(2)

孙宾坐起,冲他笑道:“爷爷,这么晚了,您还不睡?”

孙机目光仍盯在他的竹简上:“宾儿,读的什么书呀,这么入神?”

孙宾将竹简双手奉上:“爷爷请看,是墨子前辈写的,讲的是兼爱!”

孙机翻几下竹简,递还给他:“墨家是方今显学,墨者多是有道高士,此书值得一读。宾儿,依你看来,书中所言可有道理?”

孙宾坐直身子,正正衣襟:“回禀爷爷,墨子前辈所言,全是天下至理:‘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民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真是句句切中时弊啊!今天下相争,民不聊生,起因就在此处,就在互不相爱。如果人人相爱,天下就会‘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是谓圣人之境!”

孙机长叹一声:“唉,宾儿,爷爷希望你能记住,所有这些,只是如果而已!”

孙宾惊愕:“爷爷何出此言?”

孙机再叹一声,缓缓说道:“因为狼总是想吃羊的,羊也总是想吃草的!”

孙宾抬头望着孙机:“爷爷,出什么事了,能否告诉宾儿?”

“我想让你速去平阳,告诉你的父亲和叔父,要他们即刻储粮储水,加固城防,准备应战!”

“应战?”孙宾愕然,“爷爷,眼下风平浪静,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因为狼想吃羊,羊又不甘心哪!宾儿,早点睡吧,明日凌晨动身不迟!还有,告诉你父亲,他还有最多两个月时间,要他尽快组织人力,加固城墙,深挖壕沟,放满水!敌人若打过来,平阳首当其冲!”

“敌人?”孙宾眼珠子连转几转,“您是说,魏人?”

“唉,”孙机长叹一声,“就算是魏人吧。”看向几案上的排管,“宾儿,爷爷久未听到你的笙音了,来一曲。”

“爷爷想听什么?”孙宾取过排管。

“《大武》。”

孙宾点头,吹奏。

寂静的夜空荡起《大武》那金戈铁马的旋律。

因有大沟开通的事,大梁守丞柳雁原本就在逢泽之滨准备了盛大的典礼场面,不说彩旗遍地、礼台高筑、万人观瞻,即使丰富多彩的民间乐舞也足以使人大饱眼福。

上卿兼大宗伯陈轸先一步赶到逢泽,看到这个场面,心中暗喜,朝前来迎接的柳雁问道:“柳大人,一路走来,大梁城中好不热闹,是有什么重大节庆吗?”

“呵呵呵呵,”柳守丞不无兴奋地应道,“下官正要向上大夫报喜呢。大沟贯通,白相国卜下吉日,定于八月既望举办贯通大典,祭祷天地。大梁百姓为这大沟辛劳多年,今贯通在即,听闻白相国亲来开闸放水,无不雀跃,家家户户都在为这事儿做准备呢!”

听到“白相国”三字,陈轸心有不快,脸上一沉,但迅即释然。

“太好了。”陈轸象征性地给他个笑,“在下这也晓谕柳大人一事。”

柳守丞怔了怔,拱手道:“上大夫请讲!”

“白相国已于旬日前因病仙逝,君上应天下百姓之请,南面称尊,约定列国公侯会盟于逢泽,祭拜天地四方。为此,我王特别诏命轸为上卿,暂摄大宗伯事务,先一步来大梁筹备会盟大典,吉日正是八月既望!”

柳守丞先是愕然,继而起身,叩拜道:“下官叩见上卿大人,恭祝我王万安!”

“呵呵呵,”陈轸脸上堆笑,伸手扶起他,“柳大人请起!”

“谢上卿大人!”柳守丞起身。

“大王南面称尊,列国公侯会盟,大沟上下贯通,三件大喜事皆在大梁,本卿贺喜你了!”陈轸朝他拱手。

柳守丞还礼道:“下官诚惶诚恐,筹备不妥之处,还请上卿指点!”

“柳大人不必客气。三件喜事既然凑在一处,就作一件庆贺。哦,对了,本卿想到一个主意!”

“下官恭听!”

“白相国来不了,大沟之闸就由我王亲手开启!”

“太好了!”柳守丞亦是惊喜。

“待闸门开启,潮头如万马奔腾,必是壮观。柳大人,你可筹备一个仪式,让列国公侯戏潮追头,权作游戏。我们给这个游戏起个名字,”陈轸略一沉思,一拍脑门,“有了,水中有龙,就叫群雄戏龙!”

柳守丞拍手应道:“好好好,好名字!”

“筹备去吧,还有二十日,时不我待了!”

公孙鞅正在府中与车希贤讨论军事,景监兴奋地走进来,将魏惠王的请柬“啪”地摆在几案上,看向公孙鞅道:“大良造,魏侯的请柬到了,盛邀君上于八月既望会于逢泽,奉行称王大典!”

公孙鞅接过请柬,粗粗浏览一下,嘘出一口长气,给景监个笑:“这头老熊,总算是上套了!”目光落在檄文上,小声嘀咕,“八月既望?”

“下一步怎么走?”景监急切地询问。

“八月既望,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该做准备了!”

“要君上去吗?”

“一国之尊不可轻动,有在下与殿下赴会,足以应付了。还有,公主出嫁之事,万不能拖,免得魏侯生疑!”

“下官遵命!”

公孙鞅扭头转向车希贤:“车将军?”

车希贤拱手:“末将在!”

“出告示吧,举国征兵!”

车希贤朗声道:“末将领命!”

征兵告示发行至位于咸阳东大约一百八十里的小秦村时,举村沸腾。一个亭长模样的大步走在村子里,边走边敲锣,扯着嗓子吼道:“老秦人都给我听好喽,水井边看告示喽!特大喜讯,大良造要征兵喽!”

位于村中心水井边的告示榜前,几十个热血青壮围着告示,听着一个斯文人宣读:“……大凡青壮男丁,上至不惑,下至弱冠,不分贵贱均可应征。一人服役,全家免赋一年,免税三年。冲锋者赏,后退者斩。割敌一耳,赏一金;割敌三耳,晋爵一级……”

村头新兵招募处,一群小伙子在一张几案前面排队,一个斯文人飞快地在竹简上书写:“秦大川,秦二川,秦三川,段大头,李二鳖……”

初升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秦大川等一张张血气方刚的脸上。

整个后宫都在为紫云出嫁一事忙活,只有紫云静静地坐在后花园的小湖边,两眼木呆地望着湖中的云影。

湖不大,但湖水甚深,连通宫外的两条河水。

不知坐有多久,紫云突然站起,朝湖水中一跃而下。

这一幕刚好被前来寻她试穿嫁衣的侍女看个真切。

“公主跳水喽,快来救人哪!”侍女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飞跑过来,跳入水中。

所幸的是,侍女会游泳。

侍女一头扎进公主落水处,扯住飘在水中的裙裾,将正在下沉的公主拖上水面。许是因为侍女抢救及时,紫云没出什么大事,不过是呛了几口水。

众多宫人听到喊声赶过来,接着是宫医,再接着是秦公夫人,再后是老夫人,一直闹到天色昏黑,后宫方才安静下来。

这日秦孝公一直待在公孙鞅府中,与公孙鞅、车希贤等几个信臣讨论逢泽之会的事,回到宫中时已是人定。

听闻紫云跳水,孝公顾不及更衣,与内臣匆匆赶往后宫,直入正宫。

夫人寝处传来啜泣,听声音是紫云。

见是秦公,宫正等急迎上来,跪叩。

孝公视作不见,急入内室,见紫云伏在母亲膝上,哭得一抽一抽的。

秦孝公嘘出一口气,在夫人身边坐下,轻轻抚摸紫云的长发。

紫云猛地坐起,一个翻身,跳到一侧,止住哭,不无怨恨地盯住孝公。

“云儿—”秦孝公心如刀绞,轻声道。

“君父,”紫云一字一顿,“我不要嫁给魏人!”

“云儿—”秦孝公泪水流出。

“君父,”紫云声嘶力竭,“我不要嫁给魏人!”

“好吧,”孝公轻叹一声,盯住女儿,“云儿,你回答为父三个问题,若是答得对,为父就不把你嫁给魏人!”

“真的?”紫云打个惊怔,迅速坐直,身体前倾,眼巴巴地盯住他。

“云儿,你愿意回答不?”

紫云连连点头。

“第一个,你是不是老秦人?”

紫云不假思索道:“是。”

“第二个,你恨不恨魏人?”

紫云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恨!”

“第三个,你想不想打败魏人,收回河西?”

紫云重重点头:“想!”

“云儿,你再仔细考虑一下,为父许你反悔一次!”

紫云一字一顿:“云儿绝不反悔!”

“如果你不反悔,就必须嫁给魏人!”秦孝公表情决绝,似是在重大国情面前下决策。

紫云惊呆,待反应过来,尖叫道:“为什么呀,君父?”

秦孝公握紧拳头,铿锵有力:“因为君父要与魏人决一死战!因为君父要为千千万万死难于河西的老秦人复仇!因为君父要收回河西!”

紫云先是一怔,继而不解地问:“可……这与云儿出嫁有何关系?”

“云儿,”秦孝公的语气稍稍缓和,“为父问你,河西原本是我们老秦人的,可为什么落在魏人手里?”

“奶奶说了,是被吴起夺去的!”

“几十年来,秦人与魏人激战无数次,只为收回河西,可直到如今,河西收回来没?”

紫云摇头。

“为什么收不回来?”

“因为……”紫云想了一会儿,“魏国有武卒,听奶奶说,他们凶得狠!”

“是的。”秦孝公重重点头,“如果与魏国武卒硬拼,依你看,我们能够收复河西吗?”

紫云语气坚决:“能!”

“为什么能?”

“因为老秦人不怕死!”

“如果魏人也不怕死呢?”

“这……”紫云愣怔有顷,皱眉道,“魏人为什么不怕死?”

“如果你是魏人,如果你为河西奋战几十年,死伤数以万计的人,好不容易才从秦人手中夺到河西,愿意轻易放弃吗?”

紫云咬紧牙不吱声了。

秦孝公趁热打铁:“秦、魏百姓都不惜死,都要不顾死活地争夺河西,就只好硬拼了。紫云呀,你愿意为收回河西而让老秦人死光光吗?”

紫云摇头。

“为击败魏人,为收回河西,大良造想到一个计谋,就是把你嫁给魏人,与魏人联姻。你去结亲,魏人就是我们的亲家,也就不会防备我们,魏武卒就会掉转枪头攻打别人,那时,我们就可趁其不备,一举夺回河西!”

紫云眼睛睁大。

“云儿,你嫁给魏人,是为老秦人做牺牲,是让老秦人少流血呀!”

紫云沉思良久,喃道:“云儿……明白了……”

“云儿,你……愿意出嫁吗?”

紫云含泪点头。

秦孝公向她张开双臂。

紫云一头扑到他怀里。

父女紧紧拥抱,如生离死别。

通往大梁的衢道上,五万大魏锐卒装备精良,按照行旅建制五人一排(伍),整齐划一地昂首走着,远看就如一条长龙,盔甲及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辚辚车流前端,一辆装饰精美的战车特别显眼,上将军公子卬一手持枪,一手抚剑,昂首而立,飒爽英姿。上将军的车后是一辆王辇,自封为王的魏惠王微闭双目,专心倾听士兵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嘴角浮出一丝笑意。

大队车马行至大梁,守候已久的大梁街道立时喧闹起来,彩旗飘扬,户户倾巢,万民攒动,众百姓无不喜笑颜开,恭迎王驾。一行由大梁百姓构成的欢迎团队在前开道,锣鼓喧天,管弦钟石齐鸣,头戴各式怪物面具的舞者一边行走,一边载歌载舞,场面极为欢乐。

卸去华盖的王辇缓缓行驶,魏惠王乐不合口,频频向狂欢的百姓招手。

夹道百姓中现出一个头戴斗笠、胡须络腮的人。

是庞涓。

庞涓的目光眨也不眨地盯住走在魏惠王右侧的陈轸,一只手缓缓地摸向剑柄。

在王辇经过身边,陈轸就在面前经过时,庞涓面孔扭曲,额头现出汗珠。

庞涓握剑的手渐渐松开,眼睁睁地看着车辇从他的面前驶过。

是日,魏惠王没有入住大梁别宫,只是从西门进来,在几条主要大街上巡视一圈,就从南门出城,直接赶往大梁东,旨令巡视大沟。

大沟是老相国白圭二十多年的心血,自也是惠王梦牵神往的庞大工程。治国理政数十年,魏惠王深知什么才是国之实力,也深知白圭的治本之策多么务实。

魏惠王弃辇登堤,公子卬、陈轸、柳雁等一行数十人陪护左右,沿堤缓缓而行。

沟虽修好,沟中却无一滴水。许是因了近日旱情,连杂草也长得稀少。

走有几里许,魏惠王登上一个瞭望台,举目远眺,但见长堤蜿蜒,似无尽头。大沟两侧,水田万顷,稻苗茁壮。再远处,逢泽浩瀚,沟渠相连,绿树成荫,蔚为壮观。

“王上,”陈轸也到台上,兴致勃勃地说,“为助雅兴,臣特意为列国诸君安排了一个小小游戏!”

魏惠王从远处收回目光:“哦,什么游戏?”

“叫万国戏龙。”陈轸指向远处的水闸和眼前的空沟,“待吉时一到,就由王上亲手开闸,放龙入沟。待龙头扑冲而下,臣就让列国诸君沿此长堤戏逐龙头!”

“既为龙头,岂可戏逐?”惠王迎头一盆冷水。

“这……”陈轸干笑一下,“是臣考虑不周!”

“呵呵呵,”魏惠王似又想到什么,变脸笑道,“周与不周倒不紧要,紧要的是,寡人或可借此让他们欣赏一下我大魏国的宏图远略!”

“王上想得高远!”陈轸顺口应道,“臣敢放言,如此宏大的工程,也只有在我大魏国才能成就!”

“是呀!”魏惠王不无自豪地再次望向大沟,由衷赞叹,“这么大个工程,真让寡人感慨万千!一沟锁牢河伯,沟通四水,治服逢泽,使万龙服首,白相国想得深远,功立千秋啊!”

“啧啧啧,”陈轸看向大沟,心中也是惊叹,“王上看人看到骨头缝里了,老相国真就是个奇才,经商开埠,发家致富,自古迄今,除陶朱公外,天底下怕是没有人与他争了!”手指大沟,话锋一转,“可惜的是,比起这大沟来,老相国的胸襟仍旧逊了点儿,脾气也稍稍暴了点儿!”

魏惠王轻叹一声:“唉!”看看天色,见日近落山,“不早了呢。”

“大梁城中,行宫臣已备好,恳请王上入住!”

“还是到逢泽吧,住在行辕里,寡人心里踏实!”

同类推荐
  • 悉达多(黑塞文集)

    悉达多(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悉达多》收入黑塞著名的中篇小说三则,即《悉达多》《盖特露德》和《克诺尔普》。《盖特露德》通过两个极具才华的音乐家和一位年轻美貌女子间的一场三角恋故事,暗示出小说主题:男主人公情场失意,却促使了他艺术的创造。《克努尔普》被黑塞称为"我最喜爱的小说",它展示了上世纪德国一小镇的风俗图景,茨威格赞这部充满感伤之情的作品说:"书里有一个德意志国家,是从来还没有人认识到的,就连我们自己也不例外。"主打篇《悉达多》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方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事,最终悟道成佛。小说被誉为黑塞思想和其文学作品的精华,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功之作。
  • 老师来找茬

    老师来找茬

    天河小学五(5)班的任课老师个个身怀绝技,个性十足。当学生们的日记神秘失踪后,语文老师“万人迷”巧施“催眠术”,智破日记失窃案;面对全班五十多条追星“好汉”,思想品德老师“活雷锋”,以一堂生动的行为艺术课,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十万巨奖从天而降,同窗好友“反目成仇”,英语老师“麦兜”果断上演“狐狸分饼”,将钱用到了刀刃上;科学老师“龅牙大叔”爱讲恐怖故事,在他居住的那座恐怖的老房子里,“探案小虎队”意外地捉住了一个“幽灵”。
  • 孩子班主任竟是小三:婚刺

    孩子班主任竟是小三:婚刺

    你被孩子的班主任“潜规则”了吗?继婆婆、小三后,孩子的老师成为女人在婚姻中必须搞定的第三个人。这是一个由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引发的故事。当婚姻已经麻烦到不止是斗婆婆、防小三的程度,当孩子的班主任也成了“破坏”家庭和谐的因素之一时,作为女人应该如何应对?她让老公去处理女儿被班主任“虐待”事件,却没想丈夫和女儿老师竟是旧情人……“五好丈夫”化身白眼狼,巨额钱款不翼而飞!一切看似意外,殊不知,当女儿走入新班级的那一刻,她的婚姻,已经陷入一场阴谋……
  • 继承者们(下册)

    继承者们(下册)

    这是一个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圈子,他们生下来便拥有一切,也注定被生意与争斗紧紧捆绑。在他们的人生里,没有相互喜欢,只有出于家族需要的联姻,这是坐拥一切的代价。可是,一定要向命运屈服吗?一个是富可敌国、完美深情、却遭流放的帝国集团庶子,金叹;一个是帅气仗义、寂寞无助、又让人心酸的霸道暖男,崔英道;一个是美丽直率、聪明坚毅、点燃叹和英道两个人爱情小火苗的贫穷继承者,车恩尚。无论贫穷富有,他们所继承的一切,早已写进命运无法改变,但想要的小幸福,看似那么简单,却难以得到。抓不住,又放不下,爱与不爱反正都那么难。所以,跨越一切障碍牵那个人的手,用力地相拥,悲伤地相爱,不顾一切向前奔……
  • 曲江歌女

    曲江歌女

    本书原著名为《绣襦记》。关于它的原著者,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今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十大悲喜剧集》编者认定的明代无名氏。我在改写时,将其改名为《曲江歌女》。这是因为原名费解,不通俗不响亮,又因为有人曾改用过此名。我认为《曲江歌女》突出了女主人公身份,并有地名界定,通俗而又响亮。李亚仙是唐代人,是京城长安曲池风景区的著名歌妓。她与书生郑元和真诚相爱。就是郑元和穷得沦为了打莲花落的街头乞丐,甚至被他当太守的父亲郑儋打死后弃之而去的情况下,李亚仙仍然不变心地将他救活并爱之如初;最后,还劝说与激励他发愤攻读,高中了头名状元。
热门推荐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破棺而出:王妃独家冠宠

    破棺而出:王妃独家冠宠

    所有人都说他是真的将她爱到了骨子里。为她废弃王府侍妾,为她兄弟反目,为她开疆拓土,血染黄沙,为她身中剧毒,沦为阶下囚……既如此深爱,谁来告诉她,他为何还要将她深埋千年寒棺?直到那一日,她活生生从寒棺中走了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已乘风归去

    我已乘风归去

    为了遇见你,我想我大概用尽了毕生所有的机缘。为了爱你,我用尽所有的心力。为了挽留你,我费劲所有的心机。一切成空时,愿一切安好。
  • TF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爱你

    TF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爱你

    世界这么大,我却这样渺小,茫茫人海中遇见你,是我三生有幸。kw文~
  • 快穿之厨子太腹黑

    快穿之厨子太腹黑

    绫玖不知道自已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活了一世又一世,也从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唯一能够打动她的唯有美食。只是为何她总是会遇到那个奇怪的男人?不过看在他拥有一手好厨艺的份上,暂且允许他跟随在她身边吧,反正哪天遇到新的厨子再换就是了。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比美食更加有吸引力,让她不开视线了。绫修谨原本只想护她周全,助她‘重生’,还那份救命之恩,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心给赔了进去。这也就罢了,他可以不在乎她的身份,只想把她一直留在身边,奈何对方总是不开窍,纯粹把他当成一个……厨子!总结:这是一个英俊金多的钻石王老五,为了打动失忆忠心女护卫的心,从主人沦落为对方厨子的故事。
  • 重生之叔横侄撞

    重生之叔横侄撞

    在好友的结婚现场,萧何向心爱的女友求婚,给女友残忍拒绝后醉酒跌入泳池中……重生之路开始!!!!“远之,醒醒!”带有磁性的陌生男子浮现在他的面前,萧何受惊!“你是谁?我不认识你!”男子太诱惑!吞了吞口水。那男子却摸了摸他的唇瓣魅笑的说道:“我是你叔叔!”
  • 性格的力量

    性格的力量

    本书分别辨析了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特征、优点与缺点,并指导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找到符合自己的成功捷径,在职场上如何与领导或下级交往,如何找对自己的另一半,如何赢得家庭的幸福。同时,通过阅读本书,将会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别人。读完后会觉得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或然明朗,一切都有规可循,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得心应手,少了许多困惑和迷茫。
  • 我怎么可以这么强

    我怎么可以这么强

    张铭获得绝地求生超凡系统,击杀实力越强,奖励越丰厚。别人玩游戏属于玩物丧志,不学无术,自毁人生!而他却越玩越有钱,越玩越牛逼。一不小心,他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普通群:344582911【想进就进,这不是VIP群。】
  • 我在异世界具现游戏

    我在异世界具现游戏

    【这是一个搞笑青年的悲伤成长故事】于爱卿高中毕业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在跳楼自杀后穿越异世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大概?”
  • 戚继光全传

    戚继光全传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戚继光,明朝后期一代名将,南抗倭寇,北拒蛮虏,一手创立了日后名震天下的蓟辽大军。但是,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懵懵懂懂的转世成为了这位名将,历史还会延续原有道路吗?倭患是否得到平定?而一个了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的现代人又将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