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4500000028

第28章 卷四 (6)

第四章 卷四 (6)

大柴胡汤治身热大便秘。柴胡赤芍枳壳黄芩大黄通煎温服。蜜导丸治大便秘。炼蜜滴水成点而硬,捻如小指大,长三寸纳谷道中,或入皂末更妙。麻黄桂枝汤治烦热无汗。麻黄二钱半桂枝八分甘草五分杏仁钱半石膏二钱独圣散治倒敛黑陷,咽干者不宜。穿山甲烧存性为末,紫草汤入酒下一二钱,必调烂服之。内托散治血匀气,调胃补虚,易收易敛,疮毒尽出。黄芪人参当归各二钱川芎防风桔梗厚朴白芷甘草各一钱木香肉桂各三分一方:用官桂去肉桂,如红紫黑陷干燥属热。毒者去桂,加紫草、红花、黄芩、穿山甲同服。若淡白灰黑属虚。

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宜升脓而不升脓者,倍加参、芪、当归,临服入人乳、好酒,此升脓巧法也。泄泻加丁香、肉蔻、干姜。七真汤治痘不起胀升脓。淫羊霍三分人参八分穿山甲三分黄芪钱半甘草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姜枣糯米引一方:加木香二分。凉血解毒汤治痘出热不退,或红不分地,或痘苗干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胀升脓。紫草一钱红花木通防风荆芥黄连各三分生地黄柴胡各八分 赤芍三分天麻甘草各二分牛蒡子四分牡丹皮七分灯心糯米引大保元汤顶陷根窝,虽红皮软且薄,血余气不足也。

人参钱半甘草川芎各钱半黄芪三钱官桂一分炒术一钱姜枣引人参归芪汤痘顶不起,血不红和,或成浆而皮软色白,此气血俱不足也。黄芪三钱人参甘草红花川芎苍术当归赤芍紫草各一钱官桂一分姜枣糯米引加减当归活血汤治痘血热焦紫。当归赤芍紫草红花血竭各一钱木香二分为末,每服一钱酒下。热极焦紫不红和,酒煎紫草调下。解毒托里散治痘稠密。桔梗牛蒡子人中黄防风赤芍芥穗当归尾蝉蜕升麻葛根红花连翘补脾快癍汤治手足痘不起。人参黄芪防风防己桂心水煎服。四物快癍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芥穗牛蒡子升麻葛根连翘紫草地骨皮各等分 苏解散痘初壮热毒盛,头腰腹痛。

紫苏甘葛根防风荆芥白芷紫草蝉蜕升麻牛蒡子木通甘草灯心草葱引凉血芍药汤治痘作痛。白芍当归生地黄俱酒洗红花地骨皮各等分 解毒方治痘先发肿,名为痘母,十发九死。金银花五钱甘草一钱牛蒡子防风芥穗连翘木通各二钱 酒煎服。六味汤治肾经虚弱,腰腿疼痛。熟地黄三钱山茱萸六分干山药一钱牡丹皮二钱白茯苓泽泻各一钱大黄汤大黄一钱 生甘草五分水煎服。加味大黄汤大黄一钱天花粉一钱半黄芩八分生甘草五分水煎服。胭脂膏升麻煎浓汤去滓,用棉胭脂于汤内揉出红汁,再加雄黄细末调匀,贴患处。避秽香苍术十两大黄五两上剉细,捻放炉中烧之,不可间断。参归鹿茸汤益气补血。人参黄芪当归酒洗甘草鹿茸酒涂,炙去毛引姜、龙眼肉。

倦食、手足厥冷加木香、丁香、官桂,寒战咬牙加桂、附。当归补血汤《准绳》名六一汤是也。当归一钱 黄芪六钱当归补血,黄芪补气,盖气能生血又能统血,补气实所以补血也。痘不起胀,加炒穿山甲,若二味各一两,名归芪汤。痘后内风方睡卧疲倦不省人事等症。梨汁牛黄橘红痘后外风方牙关紧闭,口眼邪,寒战咬牙等症。天南星防风当归

痘疹易知药性

人参味甘,性温。益元气而生精血,复元神以补五脏。黄芪味甘,性温。固腠理而补元气,内托阴症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甘草甘、平,无毒。生则寒而炙则温,生固分身稍而泻火,炙还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当归甘、辛,性温。生血养血之必需,活血止血之莫缺。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宁;稍破血而下流;全活直而不走。虚则补而滞则行,实调血之良品。得川芎以升散,资芍药而敛附。生地黄甘、苦,性寒。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痘家红紫所必需,药中解毒不可缺。熟地黄甘、苦,性温。活血气,封镇骨髓滋养肾火,补益真阴。得升、柴则能发散,得桂、附则能回阳。得参、芪而入气分,得归、芍而入血分。南赤芍苦、酸,微寒。能泻能散,破血中之滞气,疗毒痈之腹痛,即烦热而亦解。白芍味性同上。能补能收,扶阳气,除腹痛。收阴气,健脾经。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川芎味辛,性温。

引清气而行头角,起头面之毒。佐参芪以行阳分,解肌表之邪,可为导引通行之使。但性多辛散,火在上而气虚者宜避。白术味甘,性温。健脾而利水,燥湿而温中,能补气,故能发痘。能固脾,故能止泻。麦冬甘、平,性寒。清心肺之烦渴,生津补液,非虚热而弗合。糯米味甘,性温。滋脾胃而益中气,助血生浆,能制痘毒使之弗攻。白扁豆甘、平,性温。健脾而和中,养胃而止呕。柴胡味苦,微寒。发散热邪,泻肝胆之毒火,解肌开表,退往来之寒热。防风味辛,性温。散风邪而引周身之闭,驱风燥湿。升麻味苦,微寒。升阳气,达肌表,散风寒。善走阳明,引葱白。散手阳明之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之齿痛,火炎者宜戒。葛根味甘,性寒。散肌表之邪,兼能解渴。槟榔苦、辛,性温。豁痰逐水,杀虫去积。荆芥穗味辛、苦,温。散风热而清血中之火,彻上彻下,梗主发汗,痘疹戒用。

白芷味辛,性温。散风邪而逐寒温,止头痛而除瘙痒。化痈毒,善走阳明。故能起头面之痘,亦托肌肉之脓。麻黄味苦,性温。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闭,止盗汗而固表虚,阴寒沉滞之邪非此不能散。木通甘、平,性寒。导赤除烦,毒从溺解。桔梗苦、辛,微温。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牛蒡子味苦,性寒。清喉解毒,邪从肌泄。痘红紫,热盛者可用。紫草味苦,性寒。凉血活血。治热邪而解痘毒,滑利大便。凡用紫草必下糯米五十粒,以制其冷性。庶不损胃气而致泄泻,惟大热便结者,不必用糯米。蝉蜕味甘,性温。散风热而疏邪气,故能解痘疮之毒风。僵蚕咸、辛,微温。散风痰,解痘毒,尤利咽喉。犀角(代)味苦、酸、咸。解心火而清肝脾。凡痘中血热吐衄,焦黑烦躁,皆可用之,以解热毒。蜂蜜味甘,性温。益脾生津,可结痂,亦可落痂。朱砂味甘,微寒。镇心气而除热毒,坠痰涎而安惊悸。琥珀甘,平,微温。利水除烦,安神散血。黄连味苦,性寒。泻诸火而解热毒,干呕圣药。玄参酸、苦,微寒。去浮游之火,解咽痛而快癍。滑石味甘,大寒。利六腑之塞结,溺赤尤宜。羌活苦、甘,微温。

利筋骨,走经络,散肌表之毒风,故能止周身之痛。薄荷味辛,性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解热毒。肉桂味辛,性热。气薄者桂枝,气厚者肉桂。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桂枝味辛,性温。能养荣而解表,亦暖血而行经。凡痘疮营卫不充,而见寒滞者,必用此以导达血气,且善行参、芪、熟地之功。附子味辛,性热。脾肾虚寒,元阳大亏,凡泄泻呕吐不能止,寒战厥逆不能除者,非此不可以益火之源。生姜味辛,性温。避恶气而散寒气,温中气而开脾胃,止呕吐之要药,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益。陈皮辛苦,性温。和脾胃,达阴阳,开痰行气而消胀。山楂味甘,性温。宽气道而松痘,消食亦宜。木香苦、辛,微温。理滞气而温脾胃,干红色滞者不可少。丁香味辛,性热。暖胃逐寒,顺气止呕,腹痛寒滞者尤宜。肉豆蔻味辛,性温。固肠而温中,行滞而止泻,中寒滑泻者最宜。白茯苓甘淡,性温。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

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心惊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石膏辛、苦,大寒。解烦渴之如烟,退炎炎之火烈,不使焦黑。连翘味苦,微寒。清三焦浮游之火,解痘疹痈疡之毒。枳壳苦、酸,微寒。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寒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栀子味苦,性寒。利小水,降脾、肺、膀胱之火,使从小便而出。龙胆草味苦,性寒。大清肝肾之火,上退眼目之赤痛,下清足膝之热肿。生大黄味苦,性寒。驱凫毒而不留,破恶瘀而不守。不令内溃,须佐生甘草,用在传于心经。酒炒大黄去口臭口烂等症,用在传于肺经。大黄块去久滞之积腻,用在传于肝经。大****补痘后之虚热,用在传于脾经。黄芩味苦,性寒。泻肺火而凉大肠,失血亦宜。黄柏味苦,性寒。补肾虚,降龙雷之火,安上除虚哕之蛔虫。桑白皮味甘,性寒。泻肺火而治气逆。金银花味甘,性平。解痘后之余毒,红紫毒盛者尤宜。又解目中之毒。桃仁苦、甘,性寒。润大肠血秘之难便,破大肠久蓄之血结。甘菊花味甘,微寒。清头目之风邪。紫厚朴苦辛,性温。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可。灯心草味平,性淡。利小水,除心肿。苍术味甘,性温。

燥脾而祛湿,消食而宽中。牵牛子味苦,性寒。入肺经而利小便,通大肠而消水肿,亦能除气分之湿热。天花粉甘、苦,性寒。除内热而止干渴,化痰涎而止咳嗽,能消毒,亦能通经。竹叶苦辛,性寒。除新旧风邪之烦热,止喘促气盛之上冲。山豆根味苦,性寒。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食少而泻者勿服。枳实苦、酸,微寒。消胸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知母味苦,性寒。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五味子味酸,性温。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山药味甘,性温。助脾益肾。车前子味甘,性寒。止泄泻,利小便。犹能明目,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牛黄味苦,性寒。护心解毒,清火开痰。鹿血甘、温,无毒。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亦解药毒。

猪苓味淡、甘,平。入足太阳,泻膀胱,开腠理,利小便。细辛味辛,性温。走少阴谷病之首痛,散三阳数变之风邪。麦芽味甘,性温。消食健脾。神曲味甘,性温。开胃口,进饮食。尤能消中焦之停满。杏仁味苦,性温。开心气之闭塞,止嗽亦得。诃子肉味苦,性温。塞脾虚之滑泻。大枣味甘,性温。助脉强神,大和脾胃。红花味辛,性温。治痘中之血热,多则行血,少则引血归经。川牛膝味苦、酸,平。活血而生血,引诸药以下行。半夏味辛,性温。除湿热,化痰诞,大和脾胃,亦止呕吐。牡丹皮辛、苦,性寒。退阴中之伏火,散血热之气结。地骨皮味苦,性寒。退痘后之虚热。川贝母辛、苦,微寒。治毒痰而利心肺。藿香叶味辛,性温。开胃口,能进饮食,止霍乱仍除呕逆。干姜生则味辛,炮则味苦。生则逢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和平。梨味甘,性寒。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止嗽除渴。生则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风尤妙。去核将白糖装满,入花椒七粒,蒸熟,一则祛风,一则养脾。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痛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痛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联合相关专科医师共同参与编写,使其在痛风临床诊治方面的介绍得以相互兼顾。主要内容包括:患了痛风可能会有的一些表现、了解一些痛风的常识、诊断痛风需要做的一些检查等。
  • 不生病的吃法

    不生病的吃法

    本书在强调饮食养生的同时,以时令饮食为切入点,按照不同节气特点提出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法、养生重点,并介绍了不同时令的代表蔬菜、水果,推荐当今最有价值的养生单品。
  • 肥胖症:知道这些就够了

    肥胖症:知道这些就够了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
  • 专家诊治甲状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甲状腺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为您讲解甲状腺疾病的专业书籍;介绍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老年人不生病的老偏方

    老年人不生病的老偏方

    每个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许多人生病后都希望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来治病。但是,健康绝非仅靠医生和药物来维持,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是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在自己身体之内。虽然我们不能违抗自然规律,去阻挡衰老的脚步,但我们能让自己的机体更有活力,能够获得质量更高的生命。《老年人不生病的老偏方》把包罗万象的健康老偏方放到您的手边,掌握并运用这些偏方,您的身体将健康强健。
热门推荐
  • 九天第一魔帝

    九天第一魔帝

    洪荒万族,诸天争霸!有神族强者掌化神国,镇压万古!有妖族大能拳崩天地,盖代万族!更有荒族巨擘吞吐星河,冠绝亘古!且看人族一小儿,从神弃之地逃离,携一众红颜知己,步入到这九天逐鹿的大世中来!从此,我要这天不遮我眼!我要这道不阻我心!我要这九天万界,以我为尊!“我叫褚(chu)天澜,势必要成为九天第一魔帝的男人!”
  • 贞观太上皇

    贞观太上皇

    李源穿越了成了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看着已经年迈不堪的身躯,他悲痛不堪;看着床上娇滴滴的妃嫔,他不胜腰力;......于是,他决定做点正当事情,比如造反。可是意外的金手指觉醒了,“恭喜发明一架纸飞机,获得一天寿命。”望着千古一帝的李二,他决定从孙子辈开始造反,劳资要熬死你,可是谁知熬着熬着,熬了一个大唐工业帝国! 群:扣扣,九四九七零八七九三。
  • 不吃不相识

    不吃不相识

    别人是不打不相识,沈念和徐晟成是,不吃不相识所谓“唯爱和美食不可辜负”收获美食的同时收获了爱情,所以吃货属性有时也有天然优势一个伪美食家真吃货的姑娘,遇上一个真美食家的建筑师的故事。北京、上海、江南小城、四川云南...再到日本、美国、地中海,两个吃货带你走遍世界
  • 相生相克小无猜

    相生相克小无猜

    他们是互相相克的,她遇到他必定倒霉,两人相生相克,却因为一次意外,不得不背上“青梅竹马”的关系…
  • 西西弗斯之骸

    西西弗斯之骸

    普通人的世界中,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骷髅,他因此一窥法师世界。新人第一本书,写着写着剧情和大纲有了不少偏差,不确定最后会撒刀子还是撒糖,就当练笔了。慎读。
  • 开在指尖的栀子花

    开在指尖的栀子花

    浪漫青春,少年时光你我之间的情愫,到如今是否还存在……
  • 源起大荒

    源起大荒

    天道现,浮屠生,霓裳不曾舞;玲珑心,慈悲泪,大荒几时兴?问:源,何在?答:源起大荒
  • 亮仔盘三界

    亮仔盘三界

    三界争霸,世间争雄。阴谋在酝酿,各大势力摩擦频繁,人间动荡,三界不安。当然,这些与主角一点关系都没有,作为一个成长型的主角,他早已看穿了一切,靠着自己的实力,老老实实的当起了普通人~苟发育,集伙伴。待到出山之时~哎呦我去,怎么争霸战都完了呢???
  • 懒人的异世界冒险

    懒人的异世界冒险

    在另一个世界上,那里有人类,有亚人,还有魔物。平静的生活是奢侈的,就连人类的国王都提心吊胆,魔王大举进攻人类,人类危在旦夕,这时一个懒人穿越过去会发生什么呢......
  • 江湖不见仙

    江湖不见仙

    江湖不见仙,我自乘风来。江湖纷乱,邪恶与正义交战。隐世门派太行、瑶池、瀛洲、灵台、方寸等相继而出。一个平凡的穿越者,成为满月楼中新代明月。带着美人和酒,用侠义与黑暗行走天下。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谱写他自己心中的江湖。最大的黑暗平息后,隐藏在幕后的竟然是更大的神秘。飞升天界?是武侠还是神话?这个天下,还是不是那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