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100000023

第23章 捻军 (1)

太平军曾经有过一次著名的北伐。大约在他们朝着北京郊外挺进的同时,一支绿林武装在他们的影响下揭竿而起。这支武装叫做“捻军”。从1853年起,他们的人数与日俱增,他们的抢掠令官府十分难堪。他们一般活动于黄河沿岸,这个地域包括河南、安徽北部、山东、直隶南部。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他们不断地袭击这些省份。由于某种很难说清的原因,他们从来未与太平天国共举大业。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也许在于捻军都是华北人。由于多数北方人对南方人从传统上怀有敌意,所以他们受到了影响。太平军几乎全部来自长江以南。曾国藩一直担心捻军加入太平天国。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从北京撤出以后,他曾建议朝廷委派著名的蒙古将领僧格林沁亲王对付捻军。僧格林沁跟捻军打了4年多,作战区域为豫南、皖北、鲁西和直隶南部。他在镇压捻军的作战中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于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附近遭到捻军伏击,并被他们杀死。

捻军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另立政权,并非专门针对朝廷,也没有试图在任何一个地方巩固自己的势力。他们一律骑马,手持刀矛,几乎没有装备火器。这样一来,他们就无力攻取围城围镇。但他们能够堵塞交通,破坏环境,使乡下人无法忍受。由于骑马,他们的机动性很强。当官军追剿他们时,他们的机动优势足以拖垮官军。在他们将被包围时,他们会化整为零,然后在远处集结。他们的首领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张宗禹。

太平军丢失南京之后,许多部队散布在长江以北,投奔捻军。从这时起,捻军使用的火器明显增加。他们很少吃肉,或者完全素食,靠吃核桃大小的面疙瘩维持生命。他们随身携带面疙瘩,食用前用水或肉汤煮熟。他们从不洗澡,替代办法是弄出一身大汗,然后用粗质毛巾擦干。

僧格林沁死后,朝廷命令曾国藩负责剿捻。曾国藩不大愿意挑这副担子,但他只得于1865年6月离开南京,率领9000名湖南士卒和2.2万名安徽士卒前往山东。他的部队共有3.1万人。他被任命为直隶、安徽、山东3省所有部队的最高统帅。[1]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致力于镇压捻军,把往日跟太平军作战的许多老部下召来协助自己。他也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并于1867年初获得批准,返回南京,把战场指挥权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得到了一颗剿捻钦差大臣的官印。这样一来,他发布的命令,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就跟皇帝本人发号施令一样。他不仅是钦差大臣,还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不过由其弟在武昌的总督署代行他的权责。

那一年年初,捻军在鄂北吃了败仗,北进河南。不过,他们很快又向西运动,奔向处于回民运动中的陕西。朝廷大为震惊,惟恐他们与回民军携起手来。

当左宗棠从福州起程去上任陕甘总督时,他在江西南昌接到一份上谕,命令他加快行程,因为捻军就要进入陕西了。他于1867年1月31日抵达汉口,跟随他从福建而来的部队晚到1个月。左宗棠意识到,他必须首先镇压了捻军,才能够开始处理回民问题。不过,他似乎认为捻军蹦跶不了多久,特别是因为朝廷启用了帝国的所有大人物来对付他们。他在汉口埋头准备针对回民军的陕甘作战行动。他知道自己面临的任务是长期的,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过去几年里他已有足够的经验,体会到战前准备的重要性。他在汉口待了将近两个月,尽可能地集结装备,安排接收和供给。

左宗棠特别需要大炮。他在来到汉口之前就已经着手安排供给了。他早已派人打前站,当他抵达汉口时,许多事情已经安排妥帖。根据他的指令,汉阳的铁工厂已经生产出若干大炮、炮架、臼炮和炮弹。我们无法确定他什么时候获得了首个克虏伯炮队,但很可能他在汉口时就已下令置办了。他对外国的大炮非常欣赏,知道它们在中国是无与伦比的武器,但他坚信中国人能够造出比当时的中国造武器更为适用的装备。他雇用了几名外国机械师当助手。梅斯尼(Mesny)说,他在汉口有一家工厂,其中接了左宗棠的许多订货。他为发射12磅炮弹的大炮制造了若干炮架,还制造了一些散弹、炮弹和臼炮。他还说,左宗棠对他非常满意,要带他一同去甘肃。[2]左宗棠给他提供了一个职位,只是由于英国领事反对,他才没能成行。

左宗棠从他还是一名穷学生的岁月里就对西北深感兴趣。他阅读过所有能够找到的描述甘肃和新疆的书籍。他详细地研究过中国在中亚进行的战争,特别是康熙和乾隆在准格尔与喀什噶尔的战争。据《年谱》作者说,长城末端以外的西部土地,对于童年时代的左宗棠就具有格外的魅力。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加深对那里的了解,当他遇到曾在西部服务的人,不论是官员还是流放者,他都会提出有关那个地方的许多问题,例如道路、水流、山脉等等。如果得到了什么新的信息,他会立刻用笔记下。他搜集的有关西北省份和中国中亚地区的信息,对他而言可谓无价之宝。

他在汉口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章,概述他对局势的初步估计,报告他为平定西北将要采取的措施。该奏章的部分内容如下:

……窃维臣由闽启行,时念旧部分驻两省,得力将领除蒙恩简放实缺外,均已奏委署理要缺镇将,若檄调随征,则闽浙顿觉空虚,殊为可虑。虽各员告请西征,概未敢许。其所携以同行者,仅三千余人。奏请刘典帮办军务,亦仅令选募旧部三千人。初意南人用之西北,本非所宜,只可多挑营官、哨长之才,入秦后,再将陕甘现存各营兵勇分别汰留,而匀拨胆技稍优弁勇充当亲兵护哨,编列成营,以倡勇敢之气。庶臣部行粮可资节省,而陕甘饥军亦可渐有位置,两得之道也。

又,臣军频年转战东南山泽之乡,无须多用马队,每次上口采买,为数本属无多。当由闽拔队之时,以岭峤艰阻,水陆数易,所有战马驱以随行,必形疲乏,故遂留之闽中。原拟抵鄂后派弁上口采购;至鞍(革占)一切,又须在陕西制买。故前此预先陈明抵鄂、抵西安后,均不能无少耽延也。昨抵黄州,接见守令,始知捻逆大入鄂疆,汉、黄、德一带均形震动。复奉寄谕:窜陕捻逆又已扰及南山。传闻贼踪蔓延甚广,万骑纵横,鄂、陕官军均不得手。臣于二十六日相度营地,暂于汉口镇北桥口地方安扎六营。二十八日入驻新营,一面飞催刘典迅速选募成军,来鄂会队。并增调各营,于原拟六千人外再加募六千,合成一万二千人,均限一月到鄂。惟马匹无从购觅,托官文代为搜索,亦仅得马二百八十余匹而已。谕旨敕臣由鄂入秦,先剿陕逆。此时臣军步队仅止三千余,马队尚未习练,双轮、独轮车式尚未动工制造。所拟以制贼者步队、马队、车营,而皆无以应手,仓卒就戎,必贻后悔,臣不敢不慎也。

方今所患者,捻军、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捻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免中梗之患。谨即一面就地采买口马,练习马队,先造独轮炮车,暂应急需。俟所调各营取齐,由襄樊出荆紫关径商州以赴陕西,即古由武关入秦之道,沿途遇贼即击。比抵陕西,则制造双轮炮车,兼雇买车轮,俟采买口马到陕,增练马队,并习车营。一面开设屯田总局,相度秦、陇紧接要隘有水草可田可牧者开设屯田;一面汰遣陕甘各营,去疲冗,省军食,为久远之规。其愿留屯田者,编入册籍,指地屯牧;不愿留者,资遣散回各本籍,禁其逗留为患。然后军制明而内讧可以免,屯事起而军食可渐裕也。

甘省回多于汉。兰州虽是省会,形势孑然孤立,非驻重兵不能守。驻重兵,则由东分剿各路之兵又以分见单,不克挟全力与俱,一气扫荡。将来臣军入甘,应先分两大枝,由东路廓清各路,分别剿抚,俟大局戡定,然后入驻省城,方合机局。是故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然后饷道常通,师行无梗,得以壹意进剿,可免牵掣之虞。亦犹之江、皖布置周妥,然后入浙;浙江肃清,然后入闽;闽疆肃清,然后入粤。已复之地,不令再被贼扰。当进战时,即预收善后之效。民志克定,兵力常盈。事前计之虽似迟延,事后观之翻为妥速。

自古边塞战事,屯田最要,臣已屡陈其利矣。汉宣帝时,先(零)羌反,赵充国锐以自任,其所上屯田三疏,皆主持久之义。宣帝屡诏诮责,充国持议如初,卒收底定成效。可知兵事利钝,受其事者固当身任其责,至于进止久速,则非熟审彼己长短之形,饥饱劳逸之势,随机立断不能。此盖未可以臆度而遥决者也。

臣频年转战东南,于西北兵事未曾经历;所部均南方健卒,于捻、回伎俩并无闻见。若不慎之几先,加以迫促,诚恐所事无成,时局亦难设想。明臣孙傅庭催促出关,卒以致败,可为前鉴也。伏恳皇上假臣便宜,宽其岁月,责臣以西陲讨贼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明军令。臣惟勉竭驽钝,次第规画,以要其成。剿捻、剿回均惟事机所在,若兵力未集,马队未练,屯务未举,车营未成,则无所借手以报君父。臣虽身任咎责,无补时艰。此则耿耿愚忱,有不能不预为披沥者。……

左宗棠在汉口时,家人从长沙赶来看他。《年谱》说,他与妻子的最后诀别是非常凄恻的。妻子竭力装作很快活,左宗棠百感交集,情不自已。二哥也来看他。左宗棠对二哥牵肠挂肚,因为二哥年老体衰,情绪低落。左宗棠分外殷勤,在兄弟二人最后一次共进晚餐时,他吟诵了二哥几首诗作,开怀畅饮。随从们对大帅的行为大感吃惊,显然他们从未见过总督大人如此放纵——沉湎于诗酒。左宗棠此后与妻子和二哥再无重逢之日,在他征战甘肃的日子里,这两位亲人告别了人世。[3]

同类推荐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跟大师学知识-君后中国正少年——梁启超

    跟大师学知识-君后中国正少年——梁启超

    本书主要介绍了梁启超先生的生平,记录了他在各个时期的随感、讲演、传记、诗词等文章,同时着重介绍了梁启超先生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所提出的济世救国的思想,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热门推荐
  • 苟剩的修真之旅

    苟剩的修真之旅

    现实主义的修真世界,吃与被吃,绝不会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 古之盘器

    古之盘器

    上古修仙时代已逝,修灵时代昌盛,时代在变迁,但盘古神器不变,永存世间......一名昆仑弟子横空出世,历经生死,感悟天地......百转千回,书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命运无常,一切尽在不言中......
  • 来自星星的我

    来自星星的我

    外星妹子逃命逃到地球啦!地球正陷在末日危机中啦!然后妹子被地球美人杀了!然后地球美人被别人杀啦!然后妹子活过来进化成地球美人的样子就跑去杀人啊不对是杀怪物啦!顺便美女救英雄什么的抱得英雄归啦!
  • 妮晋生想再追你一次

    妮晋生想再追你一次

    新鲜出炉言情甜文一篇。“时间会改变一切的,你会遇见更好的。”樊妮在分别时说。我没回答,也没说再见。我是故意的,故意的在珍藏我仅存的浪漫。不言再见,不成分离。
  • 天降娇妻太难宠

    天降娇妻太难宠

    老公多年前“死亡”,她重金求子,本以为从此等待养娃。却不想死了多年的老公突然回来?还怀疑她出轨?拿他的钱养情人。“你是想拿着我的钱养野男人吗?”“我是寡妇,也只能说是再一春。”“寡妇,那你肚子里的仔是谁的”但是看着怀里的娃,伊简瑶总有种自己被某只装狼的忠犬忽悠了的感觉。温馨宠文,一对一,有萌宝,快快入坑,更新保证
  • TFBOYS校园爱情

    TFBOYS校园爱情

    由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组成的TFBOYS深受大家的喜爱,拥有900万粉丝的TFBOYS,由王俊凯担当队长,王源担当领唱,由易烊千玺担当领舞,10多张专辑荣获少女的心。他们将在重庆八中张展开他们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梨花多情剑无情

    梨花多情剑无情

    “一身本领十年熬,江湖莫问儿女情。我本横刀向天笑,奈何妻儿不能保。”江湖儿女情长,一笑泯恩仇。喜欢的朋友就请收藏吧!也请多多推荐!请多多评论!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拂女,一剑情伤泪

    红拂女,一剑情伤泪

    女大学生上官千雅,一朝穿越隋唐风尘女侠红拂女,历经了爰恨情仇,走过了隋钟唐鼓,留下了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