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8700000118

第118章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14)

19世纪时美国为了开发西部,实行了三大政策,一是以土地换劳力。利用《宅地法》(一八六二),允许每个美国公民免费拥有西部的一百六十英亩土地,以此吸引东部民众和国外移民流向西部,开发西部,促使西部逐渐走向城市化和工业化。二是以投机换资金。允许大资本集团大片、高价和现金购买西部土地,鼓励他们为卖而买,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出售利润,这批土地投机者在售地前,往往在西部的不毛之地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修路筑桥,建镇造楼,促使东部和国外资本大批流向西部。三是以土地换铁路。为了吸引大资本集团投资建设西部铁路,美国国会以免费土地和铁路私有为诱饵,吸引大批东部资金投资西部铁路,由于铁路是线型的,而赠与的土地是块状的,所以铁路建成之后沿线的土地,成为铁路投资者的投机资本,投资与投机已经难以区分了。所以,土地私有、铁路投资者和土地投机是十九世纪美国发展西部的三大经济增长点,它们共同促使资本、人口和土地的全面流动。沈莱:《美国经验与中国西部经济的出路》,载《镜报》(香港)1998年7月号。

实际上,美国开发西部的这三大政策归结到一点就是移民政策。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同时总结我们开发深圳的经验,建议解放思想,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政策,以形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9.制定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

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以“教育为本”可能显得更重要,更迫切。我们在研究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有关的所有课题中,都无一例外地感到民族教育的落后从而导致民族素质低下,是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世界上通过加快教育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联邦德国以加大投入来加速发展教育,1951年,官方在教育上投入的资金为25.79亿马克,到1980年已增加到729.29亿马克,增长27倍多,这一增长速度快于官方预算总开支的增长速度,从1951年至1980年官方预算总开支仅增长18倍。若按人口平均的话,官方教育开支1951年人均51马克,1980年增至1185马克,增长22.2倍。教育的高投入带来了德国教育的大发展,从而给战后德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和潜力。又如瑞典确立了“教育立国”的发展战略,一有明确的教育发展目标,二有完备的教育方法,三有保障的资金投入,从而保证了瑞典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再如美国以优良的国民教育为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基础,大学教育特别发达,入学人数占同年龄组人口的56%,每一万人中有大学生514人,这就为美国经济和科技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人才。因此,要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在调整中国民族政策中,必须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建议:

——在少数民族地区真正实行九年普及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大量初级技术人员的需要;

——进一步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要办好民族学院,提高民族学院的档次,将已具备条件的民族学院升为民族大学,抓好预科教育,重点发展本科教育,适当发展专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把民族学院办成一个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并大幅度增加民族学院的办学经费,保证入学学生享有最低生活费;

——加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对民族教育行使自治权,自主地培养少数民族的专业人才;

——恢复并完善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

10.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普及教育

九九归一,说到底,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变化,中国民族政策的滞后,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问题,无论是大落还是大起,也无论是发展还是滞后,无一不与民族观相联系。

所谓民族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简要地说:民族观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表现。民族观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民族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变化和消亡规律的认识和理论;二是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即人们对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论;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即无产阶级的民族观,与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民族观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既从本国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又从全世界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内容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将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自立原则等。

当今世纪虽然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和解、民族过程一体化、族际接近、融合等,虽然是民族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民族对立、民族纠纷、民族冲突等并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在局部地区或某一时段内甚至有加剧之势,世界并没有太平,民族问题依然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50年来虽然废除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是,历史上各民族已形成的发展差距、民族特征差异等仍然存在,民族歧视、民族隔阂、民族偏见和民族猜疑等心理并未完全消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民族意识,特别是民族发展繁荣意识、民族自治意识必然增强,对于这些现象若不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对待、处理,就难免会产生纠纷,甚至冲突和分裂。如果被一些惟恐天下不乱、别有用心的人或国际反华势力所利用,那么其后果将难以设想。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助于认识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洞察世界民族问题变化的风云,有助于指导和总结民族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搞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维护政治的稳定,因此,在调整中国民族政策中,为了从根本上在新世纪保证中国民族政策的调整、执行和发展,必须在全国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过去总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是少数民族干部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的事,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全国干部中,尤其是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干部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更重要。因此建议:

——编写《民族常识》课本,从小学和中学开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常识教育;

——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在全国党校系统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对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新干部,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岗前培训;

——对到中央机关工作的新干部,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也都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岗前培训。

六、结语

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到来。在这世纪之交回顾中国民族政策的过去,正视中国民族政策的现状,我们为中国民族政策的伟大作用而欢欣,也为中国民族政策的滞后状态而担忧,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中国民族政策调整思考的研究报告。

我们对调整中国民族政策的思考由于种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我们努力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并遵循邓小平理论关于政策思想的原则,把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置于国际背景下加以考察,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和实践精神,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变化作了分析,对中国民族政策的50年作了评估,在国际大视野下,以党解决社会总问题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从全局出发,提出了调整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建议,管窥之见,就教于方家。

“位卑未敢忘忧国”,今天“一吐为快”,但愿本研究报告能起到一块“惊堂木”作用。若果如此,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册),民族出版社,1987.1

[2]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下册),民族出版社,1981.12

[3]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1

[4]《毛泽东选集》(1~4卷合订本),人民出版社

[5]《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12

[7]《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0

[8]徐杰舜、韦日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4

[9]张有隽、徐杰舜主编:《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4

[10]徐杰舜、覃乃昌等:《民族自治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4

[11]徐杰舜、吴淑兴主编:《实施自治法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4

[12]徐杰舜主编:《民族理论政策简明教程》,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1

[13]罗树杰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导论》,民族出版社,1997.4

[14]谢立中、何玉长主编:《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2

[15]陈信芬等:《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2

[16]李张:《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2

[17]廉钢生、里白主编:《跨世纪的预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4

[18]许明主编:《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4

[19]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2

[20]陆百甫:《大抉择——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六大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7

[21]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6

[22]立言、龙良贤主编:《世纪断言——推动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权威思路》,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5

[23]王文长、孟延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结构·横式·未来》,民族出版社,1990.6

[24]曹征海、马飚:《起飞前的战略构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1990.4

[25]黄硕风:《国家兴衰论》,湖南出版社,1996.12

[26]辛向阳,倪健中主编:《东西论衡——天平上的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5第2版

[27]蒙丽珍:《转移支付分析比较及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2

[28]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2

[29]厉平主编:《解冻年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备忘录》,经济时报出版社,1997.10

[30]李述一等编:《21世纪中国崛起——世纪末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4

[31]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5

[32][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外文出版社等,1996.2

[33]翁杰明等主编:《中国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

[34]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

[35]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编著,蔡庆年、沈浦那译:《全球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

[36]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8

[37]何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民族出版社,1992.11

[38]刘先照主编:《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1991.1

[39]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7

[40]张有隽、徐杰舜主编:《民族与民族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6

[41]金宝生主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0

[4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之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7

[43]郝时远、阮西湖主编:《苏联民族危机与独联盟解体》,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8

[44]果洪升主编:《中国与前苏联民族问题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2

[45]华辛芝:《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南海出版公司,1993.12

[46]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编:《外国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时事出版社,1988.1

[47]江流、徐葵等主编:《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2

[48]杨灏城等主编:《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人民出版社,1996.6

[49]金涛、孙运来主编:《世界民族关系概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6

[50]杨侯弟、郭承康、黄凤祥等主编:《新时期民族工作概览》,华文出版社,1993.5

[5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5

[52]郝时远、阮西湖主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1

[53]冠铁军:《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2

同类推荐
  •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译文经典)

    彩画集:兰波散文诗全集(译文经典)

    从十六岁后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兰波似乎始终处于一种躁动不安、焦灼求索的状态。他为什么放弃写传统形式的诗作,转而致力于散文诗?这显然与波特莱尔发表著名的散文诗之后,巴黎诗风的变化有关。兰波认为,诗人必须成为“通灵者”、“无比崇高的博学的科学家”,“通过长期、广泛和经过推理思考的过程,打乱所有的感觉意识”,通过所谓“言语的炼金术”,寻求一种“综合了芳香、音响、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与思想连结起来,又引出思想”、“使心灵与心灵呼应相通”的语言,以求达到“不可知”。这“不可知”并非某种形而上的客体,有时与他诗中所说的未来的“社会之爱”有关,又或者是某种理想。以上种种,可以说就是兰波的象征主义。本书收入法国天才诗人、象征主义大师兰波所有的散文诗作品,包括《地狱一季》《彩画集》,并附有著名的《“通灵者”书信》二封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等人的评论。《地狱一季》和《彩画集》虽形式独特,含义诡谲难解,却展现诗人在巴黎诗风转变后,所创造出的新诗学与对创作的探索。作品流露出十九世纪末的法国生活风情,与彼时之文化传统相呼应,字里行间回响着诗人对自我与世间的挑战。
  • 美国镜像

    美国镜像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本书共收录莱蒙托夫的爱情诗、浪漫诗、英雄诗共200余首;译者是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顾蕴璞先生。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脱离行动后的静现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莱蒙托夫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热门推荐
  • 婚上前妻:老婆,回家吧

    婚上前妻:老婆,回家吧

    她本以为四年的婚姻可以换来一点感情和一丝牵绊,可当离婚协议书签上双方名字之后,她才知道,她的婚姻和感情都抵不过他的初恋。当她收好自己的心,开始抽离这段感情,却不曾想,被他一步一步逼近了身边。退无可退,她双手抵在胸前:“我们已经离婚,希望你保持好距离。”某前夫笑的狡黠,长臂一伸,直接把她拉进怀里:“那可以再婚一次,老婆,回家吧。”
  • 重生最强仙王

    重生最强仙王

    仙王世界中最强仙王,因为被自己的兄弟给害重生回到了,过去重新开始!
  • 霜满庭

    霜满庭

    她是一个痴傻娇憨之人,却终是变了风云。“这天下本就为你而夺,如今为你而弃,有何不可?”他笑,笑得那样云淡风轻,一袭蓝衣在风中傲然挺立,掩盖了眸中无尽的凄凉。也许,他的心一直未变,变的,只是她的执念罢了。既然,遇见我是你的劫,来生,你我定不要再见。此书微虐,稀饭的多多评论和支持哦!么么哒~
  • 泠泠一水间:神偷傲娇公主

    泠泠一水间:神偷傲娇公主

    她是皇室中最年轻的公主,多才多艺,聪慧倾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是邻国帝皇的独子,政治天才,面容秒杀一切同性。欺负闺蜜?一个个排着队上来送死!想害自己与皇兄大人?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可是千年一见的天系修炼者,什么第一天才在自己眼前简直就是蝼蚁!可为什么偏偏跳出来个魂性体质的妖孽,不停的骚扰自己!本来还想出手教训教训,三招之内就倒地吐血了!大爷求放过!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邪咒诛神

    邪咒诛神

    “嘭!”正午时分,就在梦星城的大街上,一少年模样的小伙子突然身体碎裂爆炸开来,血水四溅,可是原本匆匆行走人们只是抬头微微看了一眼,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慌乱,又接着忙自己的事了。“又一个,今天已经是第三个了,唉!这该死的封印诅咒,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明天,明天我也正好满十八岁了,可是依然没有到达凝气的境界,这样爆体而亡恐怕也是我最后的下场吧!”年仅十八岁的凌天站在街角,脸上带着一丝苦涩的表情看着眼前的一幕自言自语的说道。
  • 神州义士

    神州义士

    神州大陆,族群林立,纷争不止,战斗不休。魔族,一个极其邪恶的种族在魔族之王蚩尤的带领下对神州大陆发起了灭族之乱,最终被联合起来的人族、妖族、巫族等上古强者们击败并封印起来。不知道多少年后,封印开始消弱了……神州大陆的族群们是否能再一次守护神州大陆?这故事要从人族的一个小地方小家族的修炼废物炼丹奇才开始说起……
  • 云倾天下

    云倾天下

    亡国灭奴之日,他亲自将她献出。她夜夜承欢,心,蚀骨的痛,叫她如何不恨?若干年后,东岸崛起的枭女为何如此熟悉?会是她么?且看她,纤纤素手如何翻云覆雨,指点江山!
  • 思今怀古夕辉著

    思今怀古夕辉著

    清朝末期,太平军失败后,捻军继续革命。本小说叙述的是沈大力拜尊王为义父,征战南北,屡立战功,被封为神威大将军。捻军失败后,他解甲归田,领导村民护寨安民,打土匪,发展生产,艰苦创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故事。
  • 猫谷故事馆

    猫谷故事馆

    每日一更一则小故事不限类型终是春红谢了林花落叶归了根……